文华殿内殿之中。

酥软的鹅毛绒床垫,羊毛毯子,加上舒适的鸭绒枕头,朱标美滋滋的躺在卧榻上,腿翘着,一边吃着水果,哼着歌儿,一边看着《西厢记》。

元代民风彪悍,读书人不能当官儿,所以他们都来写书,得益于宋代活字印刷术的普及,渐渐的这些书就卷起来了,于是有人别出心裁的在书里加一些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插画来卖书,那动作,那尺度,那大小……

一个字,绝!

“难怪迅哥儿喜欢带画儿的。”

朱标枕着头,撇撇嘴看着手中这幅画品了品,不错,润,很润!

“殿下!”

这时,亲兵都尉府的亲兵百户,蒋瓛,缓步走了上前来拜见。

蒋瓛年岁很轻,是一直跟着朱标的贴身亲兵,就像是朱元璋手下的毛骧一样,专干谍子和秘密勾当。

这段时间,朱标给他安排了一些重要的活。

他身材健硕,螳螂腿,马峰腰,一看就是干锦衣卫的好苗子,不过现如今锦衣卫还没有出现,他们统一属于仪鸾司,平时充作仪仗护卫,兼职干点抓人下狱,审问拷打的兼职,顺便赚些外快。

如今,朱标准备把他们的兼职改成主业。

让他们从良。

兼职毕竟有风险,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看向蒋瓛,朱标问道:“怎样?”

蒋瓛忙道:“陛下,我已按照您的吩咐,从各地抽调老卒,还有孝陵卫中的周李二姓良家子,以及亲兵都尉府中三百精锐亲兵,一共一千人。”

“地方选好了嘛?”

“选好了,就在东西直卫旁边的驻操营。”

“嗯,下去吧,先教他们军伍演练,我回头会亲自操练他们。”

朱标摆了摆手。

蒋瓛下去之后,朱标放下手中的西厢记,揉了揉脑袋,开始琢磨如何快速的构建大明的秘密机构,锦衣卫。

是的,朱标准备把锦衣卫提前出现,让锦衣卫尽快履行监管群臣,探听民间情报的职责。

这一切,都得从徐达北伐说起。

徐达当年北伐太过顺利,济南城下,元军八万人,被明军五万人一鼓而下,元军大将脱因帖木儿不服,在西安纠集李思齐旧部十万人,又要和明军碰一下子,结果又被明军吊打。

在第二次北伐遇到王保保明军惨败之前,大明在北方几乎没有敌手,沿途许多的城池直接投降。

大明不仅顺手接受了上百万元军降军,红巾军余部,还有十余万前朝的官吏。

问题就出在前朝元朝的官吏上了。

元朝搞包税制,一片地方直接包给某个收税官,只要你给蒙古达鲁花赤交税,压根不管你怎么收。

于是很多地方税吏,直接把税收到了一百多年之后,名目繁多,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

因为蒙古人将许多良田侵占,用来放牧养马,导致汉人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减,汉地的税吏也拼命的卷,压榨其他汉人。

尤其是以北方,尤其是黄河改道后的黄泛区最为严重,宋朝黄河改道夺淮,冲出来数千里的黄泛区,连年遭灾,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官吏们便勾结起来欺压百姓,上面捞着,下面欺着。

没办法,水很多,水又深。

大明在快速稳定局面后,为了统治需求,必须要用这帮官吏来收税。前朝的那种恶风气,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的了的,所以朱元璋反腐力度极大,却屡杀屡腐,官员们前赴后继的贪污**。

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积极任用地方上的交税大户为粮长,还从各地选派生员参与收税,测绘天下田地鱼鳞图,按照土地份额来收税,朝廷只要拿着鱼鳞图,就知道有多少田地该交税,在不遭灾,产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赋税不会相距甚远,以此来杜绝地方官员贪污。

但是此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前世朱元璋用了足足十多年才完成此举。

好在,现如今,他来了,他朱标穿过来了。

众所周知,我穿越朱标,是大明焕发第二春的开始。

“锦衣卫要分成两部分,明面上的和暗地里的,类似于大汉的绣衣使者,在各地监听官员,探查民事,同时要用无线电保持畅通的沟通,让皇帝能随时知道地方上的情况……”

朱标揉了揉下巴,总觉得这样还差点。

“锦衣卫的职权也要细化,民事,官事,军事,要分成三个部分,军事有夜不收,但军事和民事情报息息相关,此外就是得有人监督锦衣卫,要不也整个东厂?”

“此外就是科举取士,要快点把科举制度提上日程,科举要学学大宋和元朝,唐朝,五花八门的考,培养一些科研型人才,还有实干型人才。”

宋朝时候科举十分奇葩,曾经有专门考星象的,考中后直接分去钦天监。

北宋时,有一年王嗣宗和赵昌言都中进士,文章都很好,文采不相伯仲,于是宋太祖赵匡胤便让他们在大殿上摔跤定胜负,王嗣宗获胜,被称为“摔跤状元”。

还有考黄道吉日的,元代时科举也考的杂七杂八,有的考星座,有的考算术,去给蒙古人当管家算账。

宋代的这种分科科举,选拔出来许多大才,比如沈括,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算术学问,物理学知识,杂七杂八都懂得,就连苏轼也懂阴阳五行天文地理,大儒互相之间经常考教算术数学。

所以宋代能出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中的两样。

而火铳,神臂弩这些战场利器,也是宋代出现的,尤其是火铳,更是改变了后面的战争格局……

想到这里,朱标觉得自己还任重而道远,不由得连忙多喝了两口枸杞水。

……

奉天殿。

侧殿之内,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前些时日他将汪广洋重新擢升为左丞相,可是汪广洋因为之前被贬过,对于政事开始推诿懒政,总是不能及时将奏章报上来,如今李善长因病告退,朝廷中大量呃政务挤压,左右丞相如果不能为朱元璋分忧,他便必须自己上阵。

好在,我有个好大儿。

“咱的标儿是准备做什么?”

此时,毛骧正在朱元璋身边,将朱标安排蒋瓛抽调了一千名精锐老卒的事情说了出来。

朱元璋问了一句,却忽然感觉稍稍有那么一丢丢疲惫,饶是他钢筋铁骨的身子,长期处理政务也有些吃不消,他沉吟片刻,吟诗一首:“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拥被……”

他昨日批阅奏章六七个时辰,还临幸爱妃,属实是能力极强了,不过还是略累,略累。

毛骧只是沉默地没有说话。

“太子这些时日日日早起,政务是丝毫没有耽误过。”

“兴许,朕也应该像太子取取经?”

朱元璋心中想到。

这段时日,朱标可是每天天不亮就起来锻炼身体,然后健身锻炼,养生,还将政务进行合理的分配,过得那是逍遥自在。

先前朱标便给他提过,让朱元璋抓好监管权,施政权和决策权,其实可以一定程度的下方,不必要亲力亲为,那样反而让皇帝累死累活,大臣只需要执行。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或者帝王,要学会当大脑,用嘴巴说,用眼睛看,用心去感受,让臣子当手脚去做,有时也要让臣子自己动手。

他眯起眼,也默默地端起了桌上的枸杞杯。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