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下同 116.彪悍的成吉思汗故乡

作者:白色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6-05 02:09:01

冷家军全体军民不足五万人浩浩荡荡的从不儿罕山行军下来,就好巧不巧的遇到了世代居住在斡难河和不儿罕山的乞颜部。

因为大雪封山的缘故,乞颜部落的牧民很少上山,所以没有发现冷家军的动向,这不一下山就碰到了来此放牧的牧民。

冷家军在遭到了蒙古诸部的联合追击就再也不敢小觑游牧民族的力量了,尤其是那弓马娴熟的骑术和全民战兵的能力,所以冷家军从上到下都意识到:即使是草原上的牧民也不能把他们当做普通人对待,他们同样是优秀的战士。

既然是战争,对待敌方士兵,那就没有必要留余地了,不是你死我亡,就是毁灭的下场。在大草原上从来就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弱小不是避免灭亡的借口,而是被欺凌的对象。

在这里没有同情和怜悯,更没有什么人道主义,有的只是杀戮,生存与毁灭的问题。

冷大将军通过千里眼的观察,足足有上千头掉了膘的牛羊在吃草,远处三五十个牧民在看守,在远一些就是散落的蒙古帐篷,那里催烟袅袅的正在做着早餐,就这么一派祥和的场景,一会便被混乱所代替。

冷家军已经没有多余的粮草了,见到这么多待宰的羔羊,哪里还能两眼不放光,吃口热乎的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无上的美味了。

事实也是如此,这些带着大批牛羊生活物资的牧民,就是冷家军眼中的粮草运输大队,自从冷家军踏入草原以来,就是采取的就敌于食的策略。

所以冷家军全体军民上下都野蛮的很,对于在大草原上打劫这些牧民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对于屠杀不放过任何一人,那是军事战略上的需要,是冷家军士兵们的任务和职责,不关那些家眷亲属的事,他们就更没有必要悲天悯人,同情心泛滥了……

游侠军悄悄的来到了骑着马的牧民侧方,绿林军绕道了后方截断了退路,龙骧虎贲鹰扬军来了一个大包围,冷家禁卫军正面突击,随着策马奔腾的轰隆声越来越大时。

警戒的牧民第一时间就发出了示警和求救信号,蒙古包附近一顿杂乱的响声后,手持弯刀和拿着弓箭的牧民纷纷走出帐篷,迅速找到了战马,骑乘着就向放牧的牛羊赶来。

这速度可谓是不得不快呀,冷家军这边刚冲锋到与看管牛羊的牧民接战上,那边零零散散的几十骑就到来了,当这几十骑看到足足有上万人的骑兵汉人时,他们目瞪口呆的愣住了。

什么时候在大草原上能见到如此成建制规模的汉人骑兵军队了,就这么一愣神之际,绿林军就已经冲杀了过来,这些牧民也精明强悍的很,硬是死伤了大半护着几骑离开朝着蒙古包而去。

一个冲锋照面就把那些看管牛羊的牧民给射杀后,冷家军汇合一处朝着这个乞颜部分支的蒙古帐篷群而去,就这么一会的时间,蒙古帐篷群前就聚集了四五百骑军。

他们掩护着身后的老人妇女和小孩,还有打马而去报信的人,冷家军的消息虽然已经暴露在了大草原各游牧民族的面前,为了避免联合起来的游牧民族的大追杀,还是尽量能掩饰其踪迹晚点发现的好。

看着有报信的牧民远去,冷家军急了,赶忙发动了一场极其不平等实力悬殊的战斗,单方面的屠杀,而且还派出斥候去追杀报信的牧民。

可惜,由于斥候对当地环境的不熟悉,在追出百里后就找不到了牧民的踪影,只好悻悻然的返回,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冷大将军。

冷家军也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了,做好准备等待蒙古诸部的围剿了。当下,冷家军也毫不犹豫的开始杀羊宰牛,开始埋锅造饭,大口大口吃肉,热腾腾的喝汤。

他们根本就不怕浪费,吃不了的带走当口粮,带不走的物资直接毁掉,不给留下任何东西,就这样冷家军匆匆忙忙的搜刮完这个小部落,继续开始急行军了,他们怕时间长了被蒙古诸部发现,围杀堵截那就不好了。

冷无霜按照后世的记忆以及从商人手中买来的地图,开始躲避着草原上的大河而行,模糊着朝北上大转移的目的地辽阳行省进发。

冷家军正好行进在斡难河与怯缘连河的中间而过,途中也遇到了几个小部落,有着先前放跑报信的错误,他们吸取了教训,本着不放跑任何一人展开大屠杀。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漏网之鱼,显然这里的蒙古诸部游牧民族的战斗力不俗,冷家军也是越来越觉得他们难以对付了。

就这样冷家军一路行来进入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他们的踪迹也被乞颜部、塔塔儿部、泰赤乌部、札答阑部和弘吉剌部给发现了,这么多的核心部落的首领们得知此消息,都是气愤不已,破口大骂,一定要把冷家军挫骨扬灰等等。

冷家军之所以要避开大河而行是因为每一条河流都孕育着强大的部落,就如斡难河,也称鄂伦河鄂诺河或敖嫩河。古称黑水为黑龙江上游之一。发源于蒙古小肯特山东麓。是蒙古部族的发祥地。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于此。

怯缘连河又称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的肯特山东麓。是呼伦湖支流,因湖水通过以达兰鄂罗木河同额尔古纳河上源海拉尔河相联进入黑龙江,所以克鲁伦河属于黑龙江水系。

成吉思汗所出的蒙古乞颜部以及塔塔儿部、弘吉剌部的原始驻牧地就在克鲁伦河流域,故它又有“蒙古人母亲河“之称。

这两大河流孕育出来的强大部落,基本上都是成吉思汗的亲族,那战斗力可想而知,杠杠的。

我们再来看看成吉思汗的故乡,他的出生地---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它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此时的蒙古诸部众首领都一致得到消息,冷家军的踪迹就在贝尔湖旁附近,他们都已经开始集结部众,乞颜部、塔塔儿部、泰赤乌部、札答阑部和弘吉剌部这些大型部落就已经集结了十万游骑军,就更不用说那些附庸的小部落和一些散落的不知名的游牧民族了。

这些蒙古诸部光是集结军队就耗时了一个多月,然后又准备粮草辎重又是用了一个月,最后因为联军总指挥权又是扯皮了一个月,夏季到来了,才从齐王府浩浩荡荡的向贝尔湖进发,大军共计十五万人。

而冷家军这一路上急行军到此,后面的尾巴是甩也甩不掉,索性他们也不管了,就这样用了小半年行军了上千公里,来到了贝尔湖,准备修整一番,不然就这么一路的奔波,别说人了,就连马都受不了了。

冷家军在贝尔湖又修整了二十多天,才有探马来报,北方有大批游骑军向我冷家军开拔而来,气势汹汹,而且来者不善,不用问蒙古诸部的联军来了。

正好冷家军也都恢复过来了,随即冷家军高层决定,由冷家禁卫军、龙骧虎贲鹰扬军来御敌、迟缓敌军的追击,剩下的家眷亲属由游侠军和绿林军护送退往大兴安岭一带,沿途留下标记,好等汇合。

话说为什么要让这四军留下来御敌呢,因为冷无霜的打算就是让这四军成为以后的正规军,而游侠军和绿林军性格散漫、纪律不严的因素不适合大规模的作战序列。

并且以后这两军是要撤销的,游侠军还好,部分可以转成暗卫或是成为各个军的哨探和斥候,以及一些执行特殊任务的小分队;而绿林军则是要遣散当普通百姓的,谁知这一想法是好,可是根本实施不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成吉思汗的故乡是如何彪悍的,那么这十五万的联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盛夏时节,草原炎热的很,随便运动一下就是汗流浃背,蒙古诸部的联军游骑兵们,各个都是坦胸漏背的,身后的大牛角弓从不离身,腰间特有的蒙古弯刀时刻准备着饮血。

蒙古大汉们怒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随时都有嗜血杀人的冲动,胯下的战马各个都是膘肥体壮的,矫健的身姿带着他们的主人在大草原上狂野的驰骋。

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烈马,这不万马奔腾的场景再现,轰隆隆的声响震颤着大地,游骑军们过后不仅仅带来一阵阵烟尘,随带着还有大片大片的草皮子被带起,过后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满地狼藉。

这些蒙古游骑军们策马奔腾的时候,犹如一座座的人形坦克,几百公斤的移动堡垒劲风般刮过,呼呼的风声回荡在耳边久久不能飘散,再加上那热血般的呼叫,宛如疯魔狂舞。

果然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彪悍的不可一世呀!

当蒙古诸部十五万的联军飘过后,才是后面大量的牧民赶着成千上万的牛羊而过,这便是他们的粮草辎重,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足有二十万只,把整个山坡都占得满满当当的。

那些牛背上背满了帐篷和水壶以及各式各样的物资,就这样一边吃着草一边悠然自得的赶着路……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