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第六百章 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釜中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23:43:25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一个人的战争刘襄打了十三年,而且,还会一直打下去。

对外要击败各路诸侯和不同的异族,对内要约束自身,拷问心灵。他不想失去自我,不想被这个世界变得面目全非。

世界改变一个人会有多容易?

一个人改变世界会有多难?

这其中的滋味,没人能够理解。

孤家寡人的穿越者,孤家寡人的皇帝,真是他娘的绝配!反正现在他活成了一个孤寡之人。

自己还是原本的自己,可又不再是纯粹的自己,世界终究是改变了他。

当然了,这个世界也被他变得失去了原本的样子。

原本的历史流程,正是建安二年。

曹操一征张绣先胜后败,典韦、曹昂、曹安民皆死于乱兵之中。

袁术称帝登基,先败于吕布,再败于曹操,将士损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

孙策兵进江东。

袁绍雄踞四州。

刘备困顿于小沛。

诸葛亮刚刚经历丧叔之痛,十六岁的少年,带着幼弟在南郡活得凄惶,准备迎娶阿承丑女黄月英,以此来破解家族的困境。

如今,大汉碰到了刘襄这个搅局者,三国的大幕还没来得及拉开,就被他一脚踹飞。

袁氏兄弟早已成为冢中枯骨。

曹操成了大汉车骑将军,正为了给汉民接种牛痘而忙得焦头烂额,经他所求,曹昂也被派了过去。

他的姻亲丁氏家族和世交夏侯家族的人力被抽调一空,谯县三族倾尽全力支持此事,想用惠及天下的预防瘟疫之功,为家族铸造一副免死金身。

典韦在羽林中郎将的位置上兢兢业业。

孙坚好好的做着大汉镇西将军,孙策还是个追求功绩的单纯青年。

张绣老老实实的在金川卫熬着资历,他叔叔安安生生的在镇西将军麾下领兵,他婶婶自然也没有落到***曹的手里。

刘备张飞已经渡过了第十二个忌日,他们的家眷也被关羽养了十三年。

诸葛亮正陪着小伙伴们,忍受着火炮的轰鸣。原本在脑海里构思的连弩,早就被抛到了天涯海角。

连弩这玩意,哪有大炮吸引人!

这片土地逐渐摆脱了乱世的伤害,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繁盛。

北疆的阎柔,东北的杨槯,正摩拳擦掌的等待气候回暖,大军瞄准了西海和虾夷。

巨舰航行于海上,走柯穿梭于内河,马车、爬犁往来不绝,南来北往的商队停不下自己的脚步,流通的物资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大汉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中,度过了又一个年头。

隆兴四年的第一天,英明神武的大汉皇帝,不出意外的,又要搞事情了。

皇上没个消停的时候,朝中百官早已习惯,对于整治官府和民间的奢靡之风,除了执行,还有别的选择吗?

嗯,其实还是有选择的,那就是认真的执行。

陛下动了真格的,锦衣卫、御史台和刑部都出动了人手,抓的人真心不少,上到公卿下到豪商,都有人入狱。

还好宫里透漏了风声,陛下没有杀人的意思,只要不背上人命官司,其他的,认罪受罚,小惩大诫一番即可。

可经手此事的人是满宠满伯宁,想从那个酷吏手上脱身,那是难上加难。

从正月到二月,拷打致死的就超过了三十多人。

这家伙只要去大牢一次,至少死一个,他天天去,所以每天都死人。

恨他的人和怕他的人一样多,光这个月,他就经历了四次刺杀。

事情大条了。

刺杀当朝命官,那还得了?

锦衣卫加派了人手,刑部的衙役头上冒火,廷尉介入此事,羽林军调兵入城,北军士卒巡视附郭,长安的气氛变得沉重而又压抑。

一月之间,六个豪富之家被抄家灭族。

民间人心惶惶。

唯一让百姓感到高兴的事情,就是陛下将养在宫中的狸奴免费送给民众。

当然不是谁都有。

再怎么愚笨的人都清楚,宫里不可能养那么多的狸奴,所以,负责审核的卫尉,挑选的多是有幼童的家庭,说是要借助天子的贵气,震慑鬼神,保佑孩童能够顺利长大。

这事办的漂亮,得到了全体百姓的赞颂。

小小的猫咪仿佛成了一个一个的特使,从宫中来到了百姓的家里,拉进了皇室和民间的距离。

事情虽小,对民心的影响却大。

无形的认可价值万金。

刘襄觉得这样的事情,值得提倡,便将送猫定为永例,期待此事成为一项与民同乐的传统。

时间在大族、豪富的惊惶和百姓的热议之中渡过。

抓贼抓了两个月,抄了十一个家族,刺杀之事总算翻篇了。

因为炫富、跋扈、欺行霸市而被捕之人,该治罪的治罪,该罚金的罚金,朝廷收了上万斤的黄金,然后在四月初,推出了新的税法,对贵重商品和奢靡之物课以重税,以示警醒。

心里反对的人很多,可刚刚经历了整顿,谁也不敢开口鼓噪,只能忍了下去。

「重税之下,走私必然猖獗,将农税改制而空余出来的计吏,调往各处市集、关卡,成立税务稽查司和市舶司,严查商税事宜!」

只要收税就会有走私,这是个连体婴儿,分割不开的,刘襄只能吩咐糜竺建立专门的官署,严防严控。

最高只有五税一的商税,还打击不了行商的热情,毕竟一匹丝绢拉到安息,就能换到半斤白银,宫中出品的白砂糖价比黄金,即便那些粗糙的红糖,也是价值极高,利润何止十倍?

更何况温润如玉的青瓷、白瓷,那可是有价无市,只要一出现,必然引发哄抢。

大汉的其他商品,也因为做工优良,而受到那些异族的大力追捧。

钱途似海呀!

长途贸易在太史慈返回长安之时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他带回来了十几个国家的朝贡使者,以及当地的特产。

又带着新造的出来的六艘福船和飞剪船再次启航。

南洋海贸正式开通,民间商队云集交州,冒险出海的不在少数。

吸引他们的是香料和棉织品。

可刘襄最看重的,当然是棉花的种子。

让他没想到的是,印度半岛上的几个国家,居然没有一个有保密意识,听说一百多年前,棉花就传播到了贵霜王朝,现在,可能安息也有了,那些去西域的商队并未禀报这事,他自然是不清楚的。

反正不管怎样,棉花种子到手了,就得赶紧安排试种,先在关中的实验田里,试一试能不能种活,以及摸索种植方法。

这是刘襄第二次引进外国的农作物,希望棉花能够跟占城稻一般,适应大汉的土地吧。

说实话,占城稻当初真的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他知道这种稻子成熟快,可比大汉原本的稻种减少了一两个月的成长期,直接促成了江南地区种植两季的耕作方式,还是让他觉得惊喜万分。

种水稻的周期从四五个月变成了三个月冒头,这对农耕民族来说,不亚于天降瑰宝,淮水以南都可以实现一年两熟,就等着种子被大量的培育出来,然后全面推广了。

最近的好消息一个又一个的传来,让刘襄始终笑容不断。

接见南洋和印度诸国使者的时候,杨槯的捷报传来,征东大军水陆三万五千人,克对马国、一支国,渡过海峡之后,破邪马台诸国联军五万人,灭虾夷七国,俘虏国王四人,献于御前。

这场东征,不出刘襄所料,摧枯拉朽都不足以形容战斗的顺利程度,三万多装备着钢铁战具,又是全员披甲的巨人,开着一千多艘大船,进攻还没达到铁器时代的小人国。

怎么形容呢?

碾压、父子局,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登陆之后,一路平推。

战事顺利到刘襄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要不是需要苦力挖矿、伐木,征东军三万多人随随便便就能把九州岛屠成白地。

「任命阎志为护东夷校尉,领兵五千,驻守虾夷诸岛,抓捕俘虏开矿伐木。即刻派出探矿人员,探查矿脉。」刘襄吩咐了一声就把九州岛上的虾夷人抛在了脑后,他相信阎志会把事情办好。

阎志这些年一直待在玄菟郡,领兵镇压地方,安排伐木、开矿诸事,这事他是熟手,无论是对付蛮夷,还是抓苦力干活,都是老本行,出不了大错。

他哥阎柔在西海不太顺利,只有几场小胜,还没寻到那边的鲜卑主力,一时半会结束不了战事。

需要耐心。

东征结束,战事顺利,消耗比预估之中小了不少,军备库粮草充沛,刘襄都忍不住西征大宛了。

没错,是西征大宛而不是征伐西域三十六国。

在糜竺、蒯良和曹仁的努力之下,三四年的功夫,西域的一众小国已经接受了大汉册封,上到国王,下到臣工,全都佩戴了大汉的印绶,成了半臣属半羁縻的西域长史府辖下。

这还怎么打他们?只能带着他们去打更西面,不肯臣服的大宛。

可惜快到入秋的时节了,不是出兵西征的好时机,所以,刘襄没动,而是命令徐晃为主将,张任为副将,右军和无当飞军攻伐南中。

传令甘宁为主,士燮为辅,交州起兵三万,出石门关,进攻南中侧后。

大汉该完成一统了。

南中和西海的战事并非一帆风顺,可出动的都是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兵马,并未出现水土不服而引起的大规模减员,基本上是一步一步剪除各个蛮夷部落,属于稳步推进的状态。

两地的地形,要么辽阔,要么复杂,足足持续了两年时间才完全平定,任命张任驻守南中,右军调回长安修整,度辽营和屯骑营返回并州就食。

这两年大汉的粮食资财积累颇丰,西域和南洋的贸易越发繁荣,戊己校尉部所辖地域新设了宜禾都尉管辖屯田,在轮台设立了搜粟都尉囤积粮草,将夏侯渊提为贰师将军,派往葱岭屯驻。

整个西域被大汉几路驻军圈在了辖区之内。

隆兴六年,200年,派镇西将军孙坚统领三万汉军西征,调羌骑营、色目营和神机营一队人马、五辆炮车随军,曹仁、蒯良、夏侯渊所部尽归其节制,又征发西域诸国六万人马,十万大军踏出葱岭。

大宛国首都贵山城,被火炮洞开城门,国王率众投降。

汉军以大宛为踏板,兵锋直指康居。

康居是昭武九姓的宗主国,属于半游牧的部落联盟,位于现代的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地广人稀,被贵霜帝国多次入侵,势力萎靡得厉害。

刘襄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西征,就是因为波斯的帕提亚王朝分裂,顾不上这些原本的从属国。

孙坚不愧猛虎之名,兵锋犀利,纵横中亚,灭康居,退贵霜,克花剌子模。

于隆兴八年,兵临咸海。

刘襄心心念念的阿哈尔捷金马,被孙坚送回了两千匹,全都养在了上林苑。

中亚出好马,不但阿哈尔捷金马被送回,大批的阿拉伯马也被送往各处御苑。

西征到了咸海,就不能再往前了,至少在打败康居南边的贵霜帝国之前,不能再向前。

刘襄传诏:「改大宛为宁远,由征西军屯驻,划分康居的草场,赏赐随军诸国。」

他的目的是拉着那些西域小国对抗贵霜帝国,削弱这两者的力量。

孙坚自此常驻中亚,多次与贵霜帝国和安息帝国交战,大汉的疆域在不断的扩大。

隆兴十五年,太史慈率军舰六十艘,兵进印度诸国,横扫印度河流域。

隆兴二十年,孙坚、太史慈南北两路夹击贵霜,此战动用海军舰炮八十门,贵霜帝国灭亡。

隆兴二十二年,汉军西进安息帝国,战事顺利,兵临里海,可战争打不下去了,皇帝病重,召孙坚、太史慈回京。

这一年,刘襄只有四十九岁,可出生之时先天不足,心脉羸弱,还不到五十岁,身体就垮了。

说句实在话,他不想死,可病入膏肓之后却并没有什么恐惧,反而有种解脱的感觉。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妻妾,他其实不太清楚,自己是否真正的喜欢过她们?

他也不清楚,自己把大汉王朝带到了西起里海,东到日本列岛,北致龙城,南及南亚,甚至占据了印度半岛,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究竟是身为汉人的民族归属感,还是在跟这个世界较劲。

他不清楚。

但是,至少看着那些真心爱戴着他的百姓,看着他们能吃饱穿暖,自己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的。

「来人,拟诏。朕今日退位,传于太子刘晟。迁朕的妻妾入长乐宫,宫中有织造、刺绣的工坊,足以供给她们日后的生活,殉葬之事一律罢免。」他挥了挥手:「你们去准备登基大典吧,朕从今天开始就是太上皇了。」

他从床上爬起身来,感觉精神好了许多,突然想去泰山,都说那里是离天神最近的地方,或许自己应该去泰山给老天爸爸「打个电话」?

呵呵,在这待的久了,受了不小的影响啊。

他站起身来,不理会那些哭得撕心裂肺的声音,从人群之中穿过,走进了门外薄薄的烟气之中。

一股子煤烟味,长安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了。

……全书完……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