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穿越到三国 091 穿越城

作者:天鱼一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6 13:04:44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回到寿春之后,穿越人争分夺秒大搞建设。

何超远提前回来十几天,已经把寿春境内所需建设用地买了下来,直接就可以投入建设。而安风县铁矿场的用地,则是在穿越人回来之后,另派李方强、谢飞扬等五名同学带着一群卫士前去购买,并留在那里招工建设。这五人有三人曾参与煤矿场的建设,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寿春境内,何超远不但把煤场的用地扩大了一倍,给煤矿工人们建设新的住宅小区,而且又花三百万钱买了一百顷(合今2880亩)荒地,其中一半左右用来建设穿越人的新家——穿越城。

由于穿越众与雷薄、陈兰有不共戴天之仇,住在寿春城内已经不太安全。原本大家在进京之前就打算搬到煤场居住,如今从京城带回数千人口,穿越府根本容纳不了,所以大家离京前就已经计划另筑新城。

新城的选址,是经过一番周折的。一开始很多人主张离开寿春,到安风县铁矿场附近另筑新城居住,避开雷薄陈兰的直接威胁。

但是军事组成员大多反对,因为那个地方四周无险可依,反而更加危险。万一被人一万军队包围,就困死愁城。况且,离开了雷薄陈兰,谁能保证没有张薄刘兰王薄周兰之流。

大家经过几天的热烈讨论,最终把穿越城地址确定在穿越众21世纪的故乡:淮南故地。

选在这里,除了饱含众人对21世纪的还念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淮南这个地方,好像天然的就是最佳的穿越地点。

首先,这里有取之不尽的煤炭和石英砂资源,解决了发展科技所需要的基础能源和工具。

其次,这里北临淮河,南靠舜耕山,往西是八公山,往东是丘陵地带,绝对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宝地。

此时,舜耕山北麓这一带,基本上还是森林和灌木丛生的乱石荒地,只有淮水沿岸一带,有一小块冲积平原,也就是今天安城镇以北的沿河农田一带,已经开发了大约五万多亩(合今约1.5万亩)耕地。在今天的安城镇王巷子村一带,有一个三四千人的城邑,叫潘邑,顾名思义,这里原来是姓潘的豪族修筑的城邑。

穿越众经过认真选址,最后把穿越城定在了煤场东部4公里左右的地方,今天的火石山北麓到上郭村和辛东村一带。

这里南边就是舜耕山西端的火石山,可以引舜耕山上的泉水下来作为生活用水。往北就是十涧湖,方便穿越众生产的产品通过淮河运到全国各地。往东就是一大片尚未开发的舜耕山北麓(今天的淮南市主城区),那里到处是树林、灌木丛和荒草,可以养羊养牛养猪养鸡,有很多天然的池塘可以养鱼。往西通往穿越人的煤场。

穿越城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江炳华每天拿着一本笔记本和几名男生在工地里指挥工人工作,本子上画着穿越城的总体规划图和各区域规划图。规划方案都是大家共同研究出来,由江炳华画成图纸,并由他带领几名同学负责工程监理。

穿越城是一个边长为一千米的正方形城邑,为了节约成本不筑城墙,只建城郭,全用火砖砌成,工程队在十涧湖东边建了二十座单窑五万块砖的火砖窑。

城邑里面整整齐齐规划着各种“小区”,比如“穿越小区”“玻璃厂小区”“陶瓷厂小区”“造纸厂小区”“酒厂小区”、“兵营”“学校”等等。

穿越小区里有穿越人的别墅区、办公区(含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厅等)、饭堂等等。其他小区也各有住宅区、生产区、饭堂等等。

兵营内有营房、校场、武库等等,占地六万多平米,按照几千人规模的兵营建设,虽然穿越众一开始只有二百人专职私兵,但是穿越城内所有男工每五天都必须以防贼为名参加半天的军事训练,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可以投入战场。

按照计划,从雒阳带回来的三千七百多人,除了数十名铁匠需要到安风县新开发的铁矿场工作外,其他大部分将来都要留在穿越城内工作。奴婢、工人和士兵们未婚的就住在单身宿舍,结婚后就可以分配到一套房子。

如今新城还没有建成,穿越众大多居住在煤场、淝口邑,少数人同学在严格保卫下居住在寿春城穿越府内,还有几人到安风县开发铁矿场。

数千名奴婢工人,除了铁匠、玻璃匠等部分工人一来就已经可以投入本职工作外,大多数人直接参与新城建设。

此时蜂窝煤的市场正在迅速扩大,每日生产煤球已经达到八万个以上,产量越高,成本越低,光煤场一天净赚二万钱以上。

其他如肥皂、面包的销售也在增长,豆腐、酱油、醋等新产品上市,也很快吸引大量消费者。如果依照进京前的人口计算,穿越人的资金流早已出现大量盈余。

但是,如今一下子增加了近四千人口,加上建设需要又招募大量民工,共有五千多人,每月发出工钱五百多万,如今赚到的钱显然杯水车薪。

当然,大家都知道,到了下半年,很快就能做到收支平衡,因为各个小组都有喜报报告。

伍东海和焦竹双汇报,经过几个月的不断练习,玻璃工人生产的玻璃工艺品已经逐渐成型,而伍东海回来后也继续研究无色玻璃,那些光怪陆离,形状各异的有色或无色玻璃工艺品很快就可以出现在市场上。在劣质玻璃都还是高档奢侈品的时代,可以想象穿越人生产的全新的玻璃能带来的挣钱的速度。

姚江山带队研发的各种不同硬度和韧度指标的冶铁技术也掌握得越来越多,只要安风县铁矿一出矿,就可以冶炼出大量远远先进于这个时代的铁器。

而负责造纸技术的研发的化学组同学也保证,最多五个月内能够造出接近现代手工毛边纸的竹纸。大家都明白,这项造纸术一旦研发成功,竹简的时代马上就要结束,到时候整个国家的办公用纸和所有读书人书写用纸全都来自淮南,那赚钱的规模想都不能想象……

另外还有一笔巨大的可预见收入来源,就是众人花了一亿钱,购买了**万亩土地,加上这次皇帝的赏赐和原有的土地,穿越人拥有大约十万亩土地。凭借几倍于这个时代的产量,到了夏秋季节,稻谷一收获,光几十万石粮食就价值一亿钱。

这段时间,刘伯整天带着农业组和其他几位帮工的同学,在一群卫士保护下到处收购农田,并广发布告雇佣流民、贫民耕种。

穿越人原本希望跟雇农们平分收获的粮食,让他们都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由于想要租种的人太多,很多邻县的贫民和破产农民也跑来要求租种,竞争十分激烈,个个都愿意降低待遇以求得租种穿越人的土地。

鉴于上次煤场工人获得太高待遇反而不能安心工作的教训,穿越人这一次采取新的策略:与大家签订劳动合同,承诺给大家保底待遇,然后根据收成情况获得奖励,相当于后世的底薪加奖金制度。比如耕种一百亩土地,一年保底收入一百石,然后再按照收成一定比例获得奖励,收成越好奖励越多。

此外,为了让徒附们对穿越人拥有强烈的向心力,还给予了大量福利待遇。比如一名雇农只要租种穿越人的土地满十年以上,将来他超过五十五岁后将获得穿越人发放每年二十石粮食的“退休金”作为养老保障。

“天哪,竟然还有‘退休金’!”

当有人念着穿越人到处张贴的广告,围观的农民们听到这个名词,了解了它的含义,都惊呆了。在这个时代,连官员退休后都不再发放俸禄,当农民还有退休金养老,简直难以想象。

“别急别急,”那些帮忙宣读广告的人说道,“下面还有更加惊人的消息呢。”

围观人群问道:“什么消息,快念快念!”

“凡是租种穿越人土地的雇农,孩子在年满六岁前,每年每个孩子获得粮食补贴十石,满六岁之后免费入学穿越人的学校,全部包吃包住到毕业。”

念布告的人念完布告回头一看,所有围观的农民一个人影都不见,全跑得无影无踪了——都跑去找穿越人了。

“疯了,疯了,穿越人一定疯了!不但有退休金,还帮养孩子!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是很多世家豪族听到穿越人这个政策之后脱口而出的话。

要知道,这个时代没有避孕药和节育工具,而生育死亡率极高,很多女人就在二三十岁死于生育。如果一个女人侥幸躲过多次生育不死,一生生六七个甚至十来个孩子都很常见。由于多数普通家庭生活极端困难,养不了那么多人口,除了婴儿正常死亡外,溺婴、杀婴一直就是古代难以消灭的习俗。这也是汉代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普通家庭的平均人口却只有五六人的主要原因,从家庭平均人口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代婴儿的悲惨命运。

如果有人帮他们养孩子,谁还会溺婴杀婴,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骨肉!

而如果平均每个家庭有五六个孩子需要你帮他抚养,免费供他上学到十六岁,这得花多少粮食和金钱,穿越人的钱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靠卖几个煤饼就能挣到这么多钱吗?难道他们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宝贝可以不断拿到京城卖给王公贵胄们……

总之,在整个寿春陷入一片震惊之中,刘伯等人每日被大量农民围追堵截,非要租到一块耕地不可。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