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穿越到三国 081 近视眼尚书令

作者:天鱼一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6 13:04:44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众人追到外面,只见刘陶戴着眼镜在院子里像个孩子一样到处张望:“果然清清楚楚,果然清清楚楚。”

“原来,尚书令也是近视眼啊。”王诗星说道。

“近视眼?”刘陶听了王诗星的话,转过身来问道,“你是说我和你一样,看近处的景物清清楚楚,看远处的景物模模糊糊,这叫近视眼?”

“是的,这副眼镜就是专门纠正近视的。”

“眼镜!”刘陶终于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了,他摘下姚江山的眼镜说道:“为什么我戴王子文的眼镜会晕,戴这个这个这个……”

季龙忙提醒道:“姚故国。”

“对对,戴姚故国的眼镜一样看得清清楚楚,却一点不晕。”

“因为我的近视更深,大概四百度,故国的近视只有不到两百度,你的近视跟他差不多,所以戴他的合适,戴我的不合适。”

“神奇,太神奇了。”刘陶说道,“我很早就发现,我的眼睛跟别人不太一样,看稍稍远点的地方就看不清楚,后来我观察数十年,发现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不少。昨天我见你们有的人戴眼镜,有的人不戴眼镜,我就怀疑你们可能有的人跟我一样,看远处的东西看不太清楚,所以戴这个东西帮助远望。但我没想到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近视程度来制作。神奇,实在神奇!”

王诗星道:“原来尚书令对眼睛近视的问题早有研究。只可惜,我们每人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否则很乐意留给尚书令一副。”

“哇!”老头突然大叫起来,摇摇头道,“不要不要,我听说你们的东西每一样都价值千金,我老家伙买不起,买不起。”

众人早知道他是个清官,听他这么一说,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史书上说刘陶为人不修威仪,不拘小节,果然不差,跟个老顽童差不多。要不是姚江山日常做研究离不开眼镜,还真想把这副眼镜送给他用。

按照刘陶的传记,他这个尚书令也当不了多久,因为得罪宦官被外放到长安任京兆尹。正好刘宏从今年(即中平四年)开始卖官鬻爵,京兆尹是中二千石高官,品秩仅低于三公,必须进贡钱物才能担任。所以刘陶刚到任,朝廷就叫他进贡一千万钱作为“修宫钱”,刘陶素来清贫,也耻于买官,便称病不出来办公,表示抗议。不过刘宏一向敬重他的才能,因此赦免他不进贡不办公的罪过,征他回朝担任谏议大夫。

他在谏议大夫任上,又不断向宦官开炮,加上中平五年开始贼乱又此起彼伏,他多次痛骂宦官误国,终于被宦官诬陷下狱,他自知不能活着出来,闭气而死,天下哀痛。

刘陶心想这些人既然能够制造近视眼镜,应当知道近视眼是如何形成,便向大家求教。众人知道他是一个大学者,尽管要让他理解光学原理还比较困难,但还是一边画眼球解剖图一边认真的跟他解释了近视形成的原理,不再像忽悠桥蕤那样用古代那种模糊不清的概念来把他忽悠过去。

刘陶在一头雾水中坚持听完姚江山的解释。而他这次来访,本来就是想来解开眼镜之谜而已,既然知道眼镜的作用就是帮助近视患者纠正视力,证实了他的猜想,他也就满足地向众人告辞。

大家把他送到门口,看他上车准备离开,突然姚江山跑上去说道:“尚书令,您好好保重。我们争取两年之内,帮您做出一副眼镜来,一分钱不要。”

“有出息!”刘陶笑道,“老家伙一定等着你。走喽!”

众人突然心中一热,都想道:“您老可真要等着啊,别再像另外一个时空里一样,又让宦官给害死了。”

刘陶刚走,众人还没来得及转身进入里坊,突然又有一队人马簇拥两部马车驶来,为首一辆轺车上一名年轻官员大声叫道:“季岛主请留步!”

季龙等人只好站立原地等待,过了一会儿,车马停在里坊门外,那名二十多岁的年轻官员跳下车后,跑到后面一辆轺车前恭恭敬敬等待车上另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官员下车,然后跟在他后面来到季龙等人面前。

“季岛主,这位是选部尚书梁鹄,在下选部侍郎毛弘。”那年轻官员介绍道。

“梁尚书,毛侍郎,欢迎欢迎,请进请进!”季龙热情招呼道。

众人走进里坊,季龙用普通话问王诗星:“诗诗,这两人我没什么印象,都是什么人啊?”

熟悉书法史,来到汉末半年来又不断搜索了解汉末三国书法家资料的王诗星告诉他道:“这两人都是著名书法家,梁是毛的老师。”

“来了一对书法大师,看来是找你来了。”

众人进到厅内,季龙请二人入座:“梁书……咳咳,那个,梁尚书、毛侍郎请入座!”

果然,梁鹄和毛弘都是因为对穿越人的书写字体感兴趣而前来讨教的,于是王诗星又跟他们研究了一番书法艺术,向他们示范了毛笔楷书和硬笔楷书的写法。

“子文正书绝类钟阳陵正书,真是太巧了,太巧了!”梁鹄看了王诗星的毛笔和硬笔楷书说道。

王诗星问道:“钟阳陵是谁?”

“钟繇,钟元常,今为阳陵令。”毛弘答道。

“哦,真巧!”王诗星说完,心道,“巧什么巧,钟繇是楷书鼻祖,后世楷书都是从他这里发端的,怎么能不像他。用生物遗传学的说法就是,后世所有人的楷书里面都留有钟繇的DNA。”

二人向王诗星询问了岛上字体演变的过程,王诗星当然不能告诉他们从篆书到楷书之间还有汉隶的存在,所以只能说楷书直接从篆书慢慢演变过来,并在演变过程中逐渐简化了部分文字。

“为什么岛上书写方向从右起改为左起?”毛弘问道。

“因为硬笔书写较快,一行写完,往往前面的字墨迹未干,右起向左书写的话,手掌就会经常把字弄坏。”

二人恍然大悟。谈了半个多时辰,弄清了许多疑问,二人于是告辞而去。

送走了两批访客,终于没有人再来登门拜访。京城内对穿越人和他们的学问好奇的人多的是,但是能有多少人肯放下架子来跟他们探讨学问。那些精通五经的大儒,知道这群人不习五经,更是不屑跟他们来往。

而穿越人一直都不知道,除了何皇后,这两批客人是反对孙坚议杀众人的最主要力量,穿越人却始终把这份大恩放在宦官身上。

送走梁鹄师徒,季龙去找纪灵让他先回九江。果然,次日纪灵一走,雒阳北部尉县兵的护卫任务也宣告完成,县兵全部撤走。

众人都忙着购物,只有苏坤争分夺秒给俩徒弟传授击鼓绝技。但是很不幸,突然有一天,祢衡和黄射再也不来了。苏坤很是惆帐,知道他们一定跟孙策一样被家人发现阻止了。

多好的苗子,尤其是祢衡那小子,简直是个天才,领悟的速度神速无比,由不得苏坤不喜欢他。

“草!”苏坤有时敲着敲着,莫名其妙地地把鼓槌往地上一扔,夏珏则默默地去帮他捡了回来。“不敲了,”苏坤赌气说道,“永远不敲了。”

“阿坤,别泄气,总有一天人们会接受的,要有耐心。”

穿越人经过十多天的疯狂扫荡,在金市共花了六七百万钱购买和订货各种矿产,大多让他们直接发货到寿春煤场;在马市花了约一千万钱购买了七百多匹马,三十五乘辎车和二百辆货运马车;女生们也花了一二百万钱购买大量高档布料、皮草、饰品等奢侈品;在雒阳几个奴肆和周边几个县城奴肆花了三千多万钱购买了三千名奴婢,聘到三百多名铁匠、陶工、砖瓦工、木工、马车夫、建筑师、裁缝师等等各类匠作技工。

此外,还以招募民工为名,在大量应聘流民中挑选出两百名身材高大健壮,品行淳朴,没有父母子女家庭负担的青壮流民,给他们配置刀具,准备作为私人武装一路训练,一路保护大家返回寿春。

不甘心失败的孙坚一直派人关注穿越人的举动,想要寻找把柄置之死地。发现众人购买了大量人口,于是又上书皇帝,说穿越岛人突然大量购买人口,居心叵测。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