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穿越到三国 054 机遇

作者:天鱼一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6 13:04:44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可是,好奇归好奇,尽管众人看到了蜂窝煤烧水做饭的奇妙作用,但是,真正要购买的时候,大家都是一再的谨慎,这也是人们对不熟悉的新事物的本能反应。

因为,蜂窝煤销售的对象是广大市民,绝大多数人都是生活贫苦的底层民众,很少有人敢于贸然花钱购买一样自己不熟悉的物品来代替已经用了千万年的东西。毕竟,蜂窝煤不是不可替代品,没有蜂窝煤之前,人们烧木柴生活做饭上万年了,而且这些柴火可以自己上山去砍,没有必要花钱买煤来烧。

而那些有钱人家,出来采购的都是下人,他们更加不太可能自作主张买煤回去烧火。

因此,穿越众开业第一天尽管搞得热闹非凡,实际上却卖不出一个煤炉和蜂窝煤。

当天晚上,大家集中商议对策,都认为蜂窝煤的价格并不算高,一钱两个煤球,五口之家一天用四个煤球足够做两餐饭加烧热水,一个月只花六十钱。而如果自己砍柴来烧,一个月大约要用五六天时间砍柴,相当于花费一百钱左右成本。如果使用煤球,砍柴的时间拿来织布或者打零工,效益肯定更好。

那么,市民不敢购买蜂窝煤的主要原因,除了对新生事物心存排斥之外,大概是因为煤炉太贵,一个煤炉一百钱,大家不知道买这个煤炉回去烧煤划不划得来,暂时徘徊观望。

最后,何超远提出了“每日前十位客户免费赠送”和“买煤球,送煤炉”的两套促销方案,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

次日,煤肆一开市便挂起木牌,上面书写两行字,分别是:“日赠前十户煤球十煤炉一”“购煤球百赠煤炉一”。

寿春市民纷纷围观:“哇,每天免费赠送前十户十个煤球一个煤炉,赶紧排队去,快快快!”

瞬间,煤肆外面便排起了长龙,何超远、冯落落和另外几名前来帮工的同学给前十名客户每人赠送十个煤球和一个煤炉,还一一交代他们怎么使用,获赠的市民高高兴兴提着煤炉和煤球回家去试用。

那些轮不到赠送的人,有的打算明天早上赶早前来排队,比较有钱的人,觉得反正买一百个煤球赠送一个煤炉,何必为了节省这几十钱,每天早早来排队,而且人山人海的,未必能排得上,于是有些人就掏钱买了。

次日一大早,市场一开门,又是一大堆人争先恐后地跑到煤肆前排队,如此十来天,免费赠送和买煤球赠送出去共有四五百个小煤炉,意味着寿春城有数百户家庭已经用上了蜂窝煤。

试用过后,大多数市民发现,使用蜂窝煤果然比烧木柴划算,不但经济上划算,而且不会产生浓烟,也不用时时坐在旁边管火,更不用担心火灾。这些人家成为了活的广告宣传员,很快前来购买煤炉和蜂窝煤的客户越来越多,煤肆也就慢慢取消了赠送,恢复正常的销售。

寿春商人无法生产蜂窝煤,但是,他们得到了小煤炉样本,可以按照它的样式生产煤炉,很快市场上便到处有小煤炉卖,小煤炉的价格和利润变得越来越低。穿越人的煤肆便只管销售煤球,不再生产煤炉销售。

一个月左右,煤肆生意上了轨道,店里只有几名雇员负责销售,何超远只需每日前来视察和对账。自从聂帅把三名小混混的手指砸烂之后,寿春市场里的小混混再也不敢来惹穿越众。周边县城的商人如果想来进货煤球去卖,何超远便让他们直接到煤场跟陈至罡洽谈,从此,穿越人的蜂窝煤便从淮西湖装船进入淮河,销往淮河沿岸各县,生意规模不断扩大。

煤球的生意越来越好,穿越众的日常收支从一开始只有支出,渐渐变成收支平衡。等到煤肆开张两三个月后,开始出现了盈利。

虽然收支逐渐趋向平衡,但是,吸取上次的教训,穿越众仍然不敢贸然雇佣大批仆役进入怀德坊。况且,如今坊内的医学研究室里保存有人体标本,如果再有几个卧底潜入坊内,被他们发现人体标本,那就糟糕了。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毁尸体是对死人最大的凌辱。如果被古人知道穿越众曾在家里解剖过死人,并且把人体器官腌腊起来保存,只怕所有穿越人都被愚昧的民众当做恶魔消灭。

所以,自从有了人体标本之后,穿越众对怀德坊的防范措施做得更加严密了。

此时穿越众来到汉末已有三个月左右,大多数穿越人已经完全掌握了淮南话,虽然说话时还不太正宗,但是基本上可以完全听懂对方的意思。不过,大家仍然跟随吕桢继续学习汉代官话。

汉历八月下旬,季龙突然收到桥蕤的书信。信中说安风县已经彻底安定,庐江太守府正准备搬回舒县,太守羊续却突然接到朝廷急征,命他进京接受新的任命,桥蕤即将和羊续赴京接受新职。

信中还提到,羊续向朝廷奏报了穿越岛民的来历和穿越岛民斩杀戴风的事情,朝廷核准了羊续对穿越众的赏赐和安置方案。

穿越众早已对羊续的历史倒背如流,大家都知道,此时南阳郡正在发生黄巾余党的叛乱,南阳太守被叛军杀害。羊续此次进京就是准备接任南阳太守,前往南阳平叛。

“兄弟姐妹们,我们的机会来了!”季龙在大厅内向全班同学通报书信内容后兴奋道。

“什么机会?”众人莫名其妙。

季龙道:“迅速发展壮大的机会。”

大家一脸懵逼地望着季龙。羊续离开一百多里外的安风县,去到一千里外的南阳郡任职,等于说穿越众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保护伞,按理说大家应该感到危机来临才对啊。

过一会儿,吴君宁笑道:“羊续走了,我们可以去占领安风县了?”

众人一阵爆笑。

“我不是开玩笑,”季龙一本正经道:“我先问问大家,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速度发展,我们拥有上万士兵用以自保,大家估计要用多长时间?”

“可以算一下,”李云英道,“一万士兵,按照一人一年薪水、武器装备、服装等各项开支15000钱计,需要每年赚1.5亿钱。我们最有可能赚钱的项目一是煤炭,二是粮食,三是钢铁,四是玻璃,其他都只能挣小钱。比如肥皂靠猪油是没法大规模生产的,只能等到将来采用化工生产,那恐怕得好几年之后。”

王诗星道:“粮食产量,按照刘伯的估计,一年两季至少可以翻三倍产量。原来亩产2石左右,我们可以做到6石,除去一半留给佃农,我们每亩剩3石,4200亩共得到粮食12600石。这些粮食还不够刘伯养猪之用,哪有余粮出售。”

何超远道:“我们虽然坐拥淮南百亿吨煤矿,挖一千年都挖不完。但是寿春周围一百公里范围内人口大约一百万,就算三年内我们能拿下一半的人口使用煤球,一年也不过赚到一千万钱,距离一亿五千万差太远了。”

王娆道:“没错,只有利用煤炭发展起化工行业,这些煤炭才能真正体现价值。但那需要多年研发才行。”

何超远道:“玻璃还需要数月时间研究,研究成功后市场化也需要一段时间。比如玻璃工人至少需要培养一年才能成为熟练工,那要规模化生产也得一年多两年之后。”

李云英道:“玻璃不是生产生活必需用品,做得再好一年挣千把万到头,只有铁器和粮食这两样市场潜力无限广阔。如果我们拥有十万亩土地,一年分成收获三十万石粮食,那就是六千万钱。可我们去哪里找钱购买十万亩土地。”

王诗星道:“看来两三年内要做到一年挣一亿多钱,这个小目标还真不容易实现。”

姚江山道:“钢铁倒是可以比较快速挣钱,可惜我们没有铁矿资源,靠购买铁矿很难提高产量和利润。”

“谁说没有铁矿资源,”伍东海道,“安风县西部地下埋有几十亿吨铁矿,你们都忘记了吗?”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