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穿越到三国 016 尴尬的交流

作者:天鱼一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6 13:04:44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那六人等了半天,见这群人正在商议什么,心想:“千万不要遇上吃霸王餐的。如果干了半天活,一个钱没挣到,晚上回去怎么向老婆孩子交代。”

他们这些生活在底层的贱民,被世家豪族的无良子弟吃霸王餐的事,太正常了。

这时,一名头戴灰色帽子,帽檐像鸭舌一般,鼻梁上架着两个黑框的斯文书生走上前来,拿出一个本本,撕了一页纸,用一支奇怪的笔写了几个字,递给他们。

这些人都不识字,其中一人拿到纸条,跑上岸去问了一大堆人,终于找到一个会认字的人帮看,不久他又跑了回来,把纸条还给那青年,摇了摇头。

季龙说道:“奇怪,一条船还不够报酬吗?难道他觉得给高了,不敢要。”

王诗星接过纸条看了看,突然笑了:“都怪我,我写简体楷书给他,习惯从左到右横着写。他们肯定把‘愿以此船为酬’读成了‘酬为船此以愿’了。”

众人听了哄然大笑。

那六名纤夫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心中更加忐忑不安。

王诗星拿起水性笔准备把原来的字划掉,重新用竖排写给他们。又一想,既然未来都要用简体字跟古人沟通,就趁此机会推广简体字和左起横排写法,不必完全按照古人规则来。如果按照古人写法,连标点符号都有点古怪。于是用手指示意那名纤夫从左边向右边阅读。那名纤夫又跑回岸上,过不多久,又见他边跑边喊,从岸上飞一样跑了下来。

季龙笑道:“看他样子,估计他们真的看懂了我们的简体字,看来,我们很快可以在汉末普及简化字了。”

“当然能看得懂,楷书和隶书只是笔法不同,字形没什么区别嘛。”王诗星道,“这句话只有愿、为两个简化字,但都不难猜出,很多字在汉代章草里就早已简化了,比如这个为字。”

那纤夫风一样跑到穿越众跟前,带着其他五名纤夫一起拱手做九十度深鞠躬行礼,用这样最高的礼仪表示感谢。

季龙和王诗星急忙上前还礼,然后与他们告辞。那纤夫把字条小心折叠起来收好,不但那张纸是罕见的宝贝,上面的字可是他们这笔巨额报酬的证明。今天真是挖到宝了。

穿越众走不多远,忽然听到后面一阵欢呼,众人回头一看,只见那六名纤夫连蹦带跳跑上木船,在上面大呼大叫,兴奋得就跟老光棍娶了老婆一般,岸上观众见他们这个样子也发出哄然大笑。

上千百姓的围观,早就引起了城门卫士的注意。

寿春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有门侯一人,门丞一人,率领125名城门卫士轮班守卫城门,每一班卫士有25人,称为“一什”。按照汉代“十二分休制”(每天有十分之二的人在休息,也就是每个人工作四天休息一天,也叫“五日一休沐”),每天有四什共100名卫士分成四班轮流值班。

北门值班门丞派了两名卫士前来河边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两人回报说有一群穿着古怪的男女青年正在河边登岸。所以,当穿越众来到寿春北门时,门丞正带着十几名城门卫士郑重其事地等在城门外。

除了在城门盘查过往行人的25名城门卫士外,城楼上还有一群县兵正在站岗戒备。这些士兵日常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县城周围敌情,若是发现有不明来历的兵马出现在县城周围,立刻击鼓警报。穿越众发现,城楼上的士兵很多,少说有两百多人,有点如临大敌的样子。

王诗星把背包交给张海舟帮拿,走上前去,按照他们今天所见到的汉代的礼仪向门丞行了见面礼,门丞还礼后问道:“我是北门门丞唐皋,你们是什么人?”

王诗星向他摇摇头表示自己听不懂,然后拿出笔记本在上面从左到右用简体字写道:“楚人季龙、王诗星等六十六人自海外归来,求见县令。”连标点也写了。

王诗星递给门丞后,用手示意他从左向右阅读。

门丞唐皋接过纸条,看到上面的文字颇感惊异。不过这些文字虽然有些怪异,除了“龙”“归”“县”三字不认识外,其他字都能认出。他联系上下文,很快就猜出了“归”“县”两字,“龙”字是人名,看不懂无所谓。尽管他不知道顿号、逗号和句号有什么区别,但一读下来,觉得应该是表示语句停顿的地方,古人所谓的句读。

更令他惊异的东西是,他手中的这本册子,纸张质量之好,是他平生所未见过。

虽然东汉中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是,纸张仍然成本太高,质量很低,无法承担大量书写的任务,所以竹简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如今,突然见到这张又薄,又韧,能在上面随意书写的纸张,难怪让唐皋感到诧异。

唐皋发现这群人完全听不懂他的话,而他们的话他也听不懂,便命随从去城门侍舍(门侯、门丞办公室)拿来笔墨。王诗星猜出他可能要写字,便微笑着把水性笔递了过去。

唐皋接过笔,左看右看,发现没有墨水,又是惊奇无比,不知道这东西怎么能写字,始终没有下笔。看了一阵,一名卫士已经拿来笔墨递给他,他这才推开卫士呈上的笔墨,拿起水性笔试试在本子上写一行字。尽管由于不熟悉用硬笔写字,写得歪歪斜斜,但依然能看出他用隶书写的是“北门丞唐皋请呈君等过所刺”,而且居然也学着由左到右书写,显然是为了跟上面一行文字阅读方向一致。

王诗星反反复复看了半天,“北门丞唐皋”应该是自我介绍,可是“请呈君等过所刺”有点不知所云。“呈”字分明叫大家拿出什么东西给他,可是“过所刺”是啥东西?王诗星看了一会儿,头上汗如雨下,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太热。

王诗星无奈,又写一行递上去。唐皋一看写的是:“何谓过所刺?”唐皋一笑,接过笔来写道:“通行文帖并谒县令帖。”(通行文书和拜见县令的谒帖)

王诗星一看,心想:“我靠,原来是‘过所、刺’,没有标点真坑爹。如果有标点,‘刺’可以猜出就是后世所谓名刺(拜帖),‘过所’还可以从字面以及如今情境来猜测大概是过往文书。没有标点,我哪猜出‘过所刺’是什么玩意儿。”

王诗星虽然阅读文言障碍不大,但是阅读的多是经过标点的古籍,句读能力还是有点弱,再加上遇到不熟悉的事物,就不容易理解了。

王诗星写道:“海外远归,无过所、刺。”

这回轮到门丞看了半天。“无过所”就是没有过所的意思,“刺”又是什么意思?有刺,怎么没拿出来;无刺,干嘛在过所后面又点一个符号。他不明白顿号表示“过所”和“刺”并列,两样都没有的意思,这回轮到标点坑爹了!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