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穿越到三国 013 怎样和古人交流

作者:天鱼一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6 13:04:44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王娆道:“好是好,所有漏洞都补上了。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长得跟大陆人一样,为什么穿戴怪异,为什么懂得大陆的文字,又可以断了他们让我们回去寻找我们岛屿的想法。就是……”

朱忻雨插道:“就是太惨了点……”

众人想到自己突然穿越古代,与亲人永别,亲人可能以为自己已经死了,而自己也竟然不得不编造亲人全部死亡的故事来生存下去。一群女生被悲情感染,船里又开始发出抽泣的声音。

“孩子们,哭什么!”刘伯从船头伸头进来问道,“前面不远就到寿县了,别哭了哦。”

刘伯父亲般的关怀,更加触动了女生们的泪点,哭声反而更大了。

季龙走出舱外,跟刘伯说明了情况。刘伯说道:“阿龙,这些事情刘伯不懂,你们有知识,该怎么做你们决定,我都支持。”

季龙进入舱内说道:“同学们别哭了,我们快到寿县了。我们的身份按照诗诗编的故事来设定,大家记住了,千万别穿帮。”

王诗星道:“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在向官府讲述我们的来历前,必须先确定我们所处的时代,否则不好编造我们祖先出海的时间。”

季龙道:“我们见到寿春县令之前,肯定会先遇到其他人,到时候我们见机行事,向他们套话,问出时代。”

“也只能这样。”王诗星道。

众人已经睡了四个多小时,此时都精神焕发,轮流走出船篷外舀河水洗脸漱口,这才发现,淮水两岸郁郁葱葱,河水清辙透明,简直漂亮极了。

“哇,原来古代淮河这么美啊!”众女生忍不住各种惊叹,各种摆POSS轮番自拍。

女生们正自拍得欢,突然感觉到船体往下一沉,众人惊叫一声:“啊!”然后船体又突然上升,众人又惊叫一声:“啊!”接着听到“嘭”一声巨响,一个巨球从船头一跳,落入水中,顿时水花四溅。

女生们一边抹去脸上的水花一边大声骂道:“小胖!去死吧你!”

跳入水中的那个巨球,正是班里最胖的同学刘国杰,171的身高,体重超过180斤。从幼儿园开始被人叫“小胖”,一直叫到现在。

女生们骂音未落,一连串“嘭嘭”的声音响起,一群男生跟随小胖跳入水中。

经过昨晚一役,加上夏天炎热,男生大多身上已经全是臭汗,会游泳的人都已经脱掉衣裤扑进水里洗澡,不会游泳的,也很快脱得只剩一条裤衩,用船里的木桶打水上来洗澡。偶尔遇见路过的船只,看着这群装束打扮十分怪异的人群,眼睛瞪得像乒乓球一样圆,嘴巴张成了O字型。

等到大家都回到船上穿戴好,八公山越来越近,前天大家还刚刚游览了八公山风景区,今天再见,已是千年沧桑。

王诗星望着八公山,突然高兴道:“有了!”

众人忙问他又想到什么了。

王诗星兴奋道:“八公山上肯定有寿春城大户人家的陵墓,从古到今,墓碑的碑文都会留有年代信息。”

一名同学道:“那我们就上山去找。”

李云英说道:“不用,无人机电池已经在阳光下充电了两个多小时,足够飞一阵子了。派无人机去找,效率更高。”

不一会儿,无人机再次凌空飞起,直奔八公山。

众人一阵兴奋,都想目睹古代八公山的风采,一个个挤过来说道:“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刘伯在船头喊道:“大家不要乱挤,保持平衡,注意安全。”

白天搜寻目标果然效率极高,无人机在八公山上转了一圈,立刻找到好几个大型的贵族墓园。王诗星在一旁说道:“阿英,找那些新的坟墓拍,这样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确切年代了。”

李云英找到一个崭新的,尚未长草,看上去大约只有数月的新坟,看看没人,把无人机降下来拍了几张碑文图片然后升空返回。

王诗星把无人机传回的图片放大,墓碑上新刻的汉隶清清楚楚,碑文无非吹嘘墓主的生平事迹,王诗星对此毫无兴趣,直接在碑文末尾寻找年代信息,只见碑文末尾落款“中平三年正月癸卯造”。

“有了有了!”王诗星禁不住兴奋道,“终于可以确定我们穿越的年代了。”

“哪一年哪一年,”众人同样兴奋地围上来问道。

“中平三年。”王诗星叫道。

“啊,我们来到三国了!”好几个男生惊叫道。

说到“黄巾之乱”,就算理科班的同学也大都知道发生在公元184年。但是,却不是人人知道184年叫“中平元年”。不过,喜欢各种三国游戏的男生,大都对“中平”这个年号不陌生。

中平三年,就是公元186年。

严格来说,这时候还不是三国,而是汉末。但三国的故事常常从黄巾之乱说起,因此人们常把这个时期划入三国时期。

“这样,我们可以声明我们的祖先原是楚国人,在五百年前的东周末年,也就是我们说的战国时代避乱出海……”说到这里,王诗星想了一会儿,突然迟疑道,“可是,这么编的话要穿帮了。”

“诗诗,还有什么问题?”朱忻雨问道。众人也都疑惑的看着他。

王诗星道:“战国时候通行大篆,我要是到了寿春像刚才那样用隶书跟人交流,那我们的故事就非改不可。”

“为什么不能用隶书?”众人继续疑惑。

“我学的隶书字帖叫《曹全碑》,正是我们所处的汉末的隶书风格,去年中平二年才刚刚立碑。如果我们祖先在几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出海,在海岛上生活了数百年,我们怎么会懂得写汉末的隶书?”

“战国时没有隶书吗?”

“隶书在战国才刚刚萌芽,到东汉才成熟。也就是说,战国和秦朝时的隶书,跟现在的隶书风格完全不同,差别很大,而且还没普及呢。”

季龙道:“诗诗说的没错。我们在岛上生活了数百年,语言文化、服饰装束、生活习性什么的都跟大陆完全处在不同的进化道路上,怎么可能在文字上恰恰跟大陆完全同步?”

“把时间改成西汉时候出海不行吗?”有同学问道。

季龙道:“西汉年代太近了,很容易考证有没有这数千人出海。再说,出海一两百年,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怎么可能差异这么大,我们现在这种样子,居住海外越久越容易让人相信。”

“那怎么办,不能用隶书交流,大家都没人学过篆书,我们岂不是没法跟他们交流了?”

“看来,只能直接用我们日常写的简体楷书了。”王诗星若有所思的说道。

“他们能看得懂吗?”

王诗星道:“应该能看得懂,楷书在汉末萌芽,在魏晋成熟,我们今天所写的楷书,鼻祖就是三国大书法家钟繇。楷书和隶书笔法不同,文字结构没有多大什么差别,就好像懂楷书的人也基本上能看懂隶书一样,懂得隶书的人看懂楷书也不会有障碍。”

“既然这个时代楷书已经萌芽,那我们写楷书不怕穿帮吗?”

“不用怕,一来楷书在这个时代才刚刚萌芽,还没普及,而我们比他们更加成熟;二来我们用硬笔写的楷书跟这个时代用毛笔写的楷书,在笔法和形体上也有很大区别,三呢,我们用简体字来写,跟他们的文字也有不少区别。只不过部分简体字古人认读会有些困难,但也不用担心,很多简化字在汉代草书中就有雏形了,其他少数看不懂的,只要联系上下文,大都能够猜出来是什么字,就好像不会写繁体字的人,也可以大概看懂繁体字书籍。”

王娆问道:“如果不会写文言,写现代白话文他们看得懂吗?”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