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痕迹 教育短篇文集文3

作者:广繇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2-06-04 14:24:20

记忆深处两本书的阅读

“为什么今天我会成为这样儿?”没有大才、大德和大能,但我却常常这样不断地理性地自我发问。

出生那年是1971年,六岁就被当时在村里当民办教师的姐姐稀里糊涂地带到学校上学。学校给我的印象深刻:成数学的“Π”字形。前排的是六、七间瓦房,西边的和北边的是二溜草房。

当头一棒,即使有姐姐在校,可我学习并不好,一年级我留了级!上学时尽管不是“文革”,但那时能读的书也不多,除去语文、数学、品德和四、五年级的地理、历史外,也没有可读的。千篇一律,写的文章是套文,我也有印象:只要看到的红领巾,应能悔过自新。没有帮助过别人,写帮助老人,老人问我叫什么名字,一定是红领巾!

看过太多的电影,读过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我便羡慕“英雄”,羡慕战争。不知什么时候,我从家里扒出一本名为《山村枪声》100多页的书。没有老师的要求,也没有记笔记,那时更不知道读后感如何写。然而就在这样之中,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人生阅读之旅。真过瘾,书跌宕起伏,最后人民终于正法穷凶极恶的地主。

想想那个时代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阅读,在老师的指导下买过账本作文选。可是那些作文选中的文章早已成了过眼云烟,只有那本《山村枪声》使我念念不忘!

初中是到村外上的“联中”,当时最爱看的书是《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虽然当时一本书只有几角钱,可家里有兄弟四个,根本没有钱买。所读的书是借来的,不知是谁拿的一本《儿童文学》,何年何月出版的第几期怎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是中一或中二读的,里面有一篇《舒克贝塔历险记》中的前几集。我热爱上了童话,到了中三写周记时没有什么可写,就写自己的童话。班主任是教英语的,可能看了包括我在内的文章,很不满意。一次在自习课上说,以后周记不准再写什么虫、鸟之类的。我就怀疑是针对我说的,从那以后到高中毕业再也没有读过、写过童话!

时间真快,真正喜欢上阅读是参加工作当一名教师。说实话,我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很不满意,我只想写自己的作品。可是写出的作品连自己都不满意,又怎样有读者呢?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我拼命阅读,书大多是借来的,或千方百计找来的。先读四大名著,再读国外名著。真过瘾,后来觉得写什么东西都不在话下。有钱没钱的时候总要到书店里去转转,哪怕是看看书店里的书目,心里也是感觉是踏实的。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书架上有一本《舒克贝塔历险记》。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并且一口气读完——不但圆了初中时的梦,也恶补了一下久违的童话!

从认识郑渊洁到了解郑渊洁,通过阅读我知道郑渊澍上到小学四年级与到“文革”就毕业了,而他能写出那样好、发行量那样大的童话是我匪夷所思的。

在一线教学,缝提到“阅读”这两个字,我就觉得别扭。因为我以上中的阅读几乎跟所有人所说的“阅读”是不一样的。我认为阅读就是应该像我读《山村枪声》和《舒克贝塔历险记》一样,没有任何要求,是情趣和快乐的。然而现在不少人所提的“阅读”是肢离破碎的,是捆绑的,是强逼的:要不是读课文回答问题,要不是故意在原文中删除几个调整,生硬地让学生进行“游戏”性地补充,或者让学生写出段意,更有催残的让学生每读一篇就写读后感!自由自在的阅读在变异,变成了检测学生使学生功利化、应试化的手段。

视野的开阔,使我也关注到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自由地读,不给他们任何附加,2006年8月,我开始在所教的学生进行阅读试验,向他们推荐我读过的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师生相互补充,他们阅读中我没有读过的,也千方百计读一读,反过来对他们进行指导。

为了检测《舒克贝塔历险记》到底怎么样,我的女儿小学二年级读完,暑假我就向她推荐这本书,并问她怎么样。两个星期她就读完了(全书26.5万字——当时〈课标规定小学阅读量6年为260万字〉。我不相信,对她进行细节提问,她能一一说出。其间我问她:“书怎么样?”她说:“能读,有趣!”

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思考。阅读是打开思考的钥匙。生活中我见到不少比我学历高的,然而让他们写东西,他们反不及我。于是我想,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与学历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写作与阅读却是昭然若揭的。最近我看到记者对话我国首位中国国籍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莫言先生,文中写道:莫言10岁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文革”开始了,他和小伙伴停课“闹革命”两年。1968年,小学毕业的莫言又丧失了上中学的资格……难道郑渊洁和他的经历是巧合吗?反过来我想,是不是我们受教育年限越多,我们的思想受到的禁锢“条条框框”阻碍了我们思想的发生……

阅读,是不是需要原汁原味优秀作品附加的阅读呢?这是我对两本记忆深处两本书的浅见。

阅读的层次

要我说,对阅读的理解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对阅读的定义不同,理解自然也就各异。

之所以分层,就是从我浅薄的阅读经历谈起,无所谓经验,我认为阅读的起步就是趣味阅读。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喜欢上阅读。但我说多数喜爱阅读的人,这是必由之路!一幅漫画或一本漫画书,就可能引起识字不多小孩的兴趣。所以家长或老师要初步引导孩子爱书,就看你有没有库存《三毛流浪记》、《父与子》、《丁丁历险记》等之类的书。要说能引起孩子们有兴趣的莫过于有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还有《五三班的坏小子》等等,国外的有《我的小姐克拉拉》等。此阶段不管何种书只有读过,你才有权向孩子们推荐!孩子们一旦入手,你可以随时随心所欲地向“阅读”的孩子们交流,以进一步推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以及积极性。

公关,发誓为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我就曾寻找媒体推荐过孩子们喜欢的书目自己先阅读来“恶补”童年——读过的书有《伊索寓言》、《小王子》、《苦儿流浪记》、《小爵士》、《雾都孤儿》、《小公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吹牛大王历险记》、《捣蛋鬼日记》、《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绿野仙踪》、《舒克贝塔历险记》、《小鹿斑比》……这些书都适合一到三年级去阅读。

其二,阅读的提升——挑战性阅读。除去趣味性,阅读更重要的是具有“挑战性”。实践过程中,虽然向孩子们推荐了那么多“经典”,但仍有不少孩子因为接受不了“长篇”的挑战而中断了“阅读”。关注这个过程,就要求我们家长与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层次去阅读——难度要稍高于孩子的原有阅读能力。此阶段,帮助选择适合阅读能力层次的书,并不断地鼓励他们将阅读进行下去是我们推进孩子们阅读的关键。阅读的“挑战过程”说白了就是“不断提升过程”,多数经典书是用“长篇”写成的,随着孩子对一本书的阅读终结,孩子的毅力与恒劲随之就得到了锻炼、充实、提高。当孩子遇到“畏惧”“耐心”挑战时,我们要对孩子说:“不要以为你是最苦最累的,想一想著书人能把书写下出版,与之相比你的读书苦与累又算得了什么?”有益的启迪孩子会把阅读做下去。我的挑战性阅读是从20多年前读“函授”开始的。起初,我定的目标也没有那么大,我常对自己说:其他人可以不读四大名著,但中文系毕业若不读四大名著,就有愧“中文系”“中国人”这两个称号!当时仅有几十元工资,买不起书,我借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后来,随生活条件的改善,买了《水浒传》、《西游记》等补充阅读。

对四到六年级学生我向他们推荐了《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哈姆雷特》、《一千零一夜》、《水浒传》原著……这些挑战性阅读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阅读、思考、发现、探究等等综合能力。

第三,借助式阅读。“借助式阅读”是在原有的视、听等基础进行拓宽深一步阅读。如:《西游记》有动画版与成人版的不断在电视台轮番播出。没有接触过电视剧而直接让学生读“原著”无疑是对学生认知力的极大挑战。但由于大量动画片与成人版的《西游记》播出,就为阅读《西游记》原著提供了基础——通过收看大大降低了难度。针对电视剧与原著,我说一定是原著最好。例如:《西游记》第31回中有黄袍怪与“宝象国”公主生活了三年,生了小妖,而在电视剧中全都“美化”掉了。细想,还是原著更符合现实基础。读《西游记》,我发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可以说是最早经历“爱丽丝漫游记”的人——小说第82、83回中有对“陷空山无底洞”日色、风声、花草果园……描写。最早读《三国演义》是因为小时看过《五丈原》等连环画以及完整听过袁阔成讲的评书。还有近几年来通过收看“王立群读史记”栏目等,我读了《史记》与《资治通鉴》。我的孩子初中毕业有了一定“春秋战国”历史知识,中考后向她推荐阅读《东周列国志》。高一,她被班里誉为“小易中天”。

如果学生手中有推荐或阅读过的书,你可以向学生提前交流,那怕是一个小环节,或者是几个精彩的片段,对孩子都可以发挥“借助式效应”!“借助式”阅读解决了所选择的书过于深奥,读不懂等问题。

第四,质疑式阅读。质疑式阅读就是阅读者抱有某种批评、怀疑式的态度去阅读某本书。如人人都说《红楼梦》为天下第一奇书,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没读之前我就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其成就未必能超过《三国演义》。读完《红楼梦》,我叹服人生不一定非要经历权谋,不一定非要经历战争,但人生不可能不经历爱情。更贴近生活,仅此一点,《红楼梦》为四大名著之首当之无愧!

缝向学生推荐书,我一定要说:“不要因为是老师向你们推荐说好,你们也就跟着说好,待你们把书读完再下结论!”成功利用学生逆反心理,刺激学生阅读。由于是“挑刺”“找碴儿”反而读的更仔细、更认真。由于此心里,我定下了阅读《瓦尔登湖》这本书——丽波教授推荐的!

第五,强迫性阅读。强迫性阅读就是阅读达到一定程度,自觉或不自觉进入阅读状态,它是个人阅读自动化状态——丝毫无外界压力。阅读能使人思考,由于要“理解”需要调动个人的全部知识体系,但同时又随着你的点滴阅读,又不断地即时补充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从而使之更加强大、完备。强迫性阅读,是个人阅读的最高层次,也是阅读的最高境界——阅读不分时,不分地,随时是自动化。当然,强迫性的原因有很多:为寻求答案,为证明某种事物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使自己创作水平提升……强迫性阅读我读了《时间简史》、《理想国》、《给老师的100条建议》、《冯友兰谈哲学》、《西方哲学史》……

总之,阅读既是个性化过程,又是我们家长与老师不断推进过程。阅读有其自身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等规律可循。但不管哪种阅读模式,只要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加以综合利用无论对己对人都是一个正确的引导。

中小学课程需要大融合

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我也一个是“被参与者”之一,是一个课程改革执行者和实践者。十多年的实践与参与,我认为现在中小学课程改革更需要大的融合。

谈这个话题需要我们了解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内课程开设情况。小学一、二年级有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生活(2课时——中高年级为品德与社会,增加一课时)、音乐与美术各2课时,体育5课时。进入中高年级,增加了英语(2课时)、科学(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班会(1课时)、地方课程(河南地方课程有省情、礼仪、心理健康,书法艺术,劳动和信息技术)和综合课程各2课时,随之语文、美术、体育、思想品德各下调一个课时。初中开设课程与小学中高年级相比,语文、美术,信息技术课不变,数学增加1课时,英语增加3个课时,体育、思想品德(政治)各下调一个课时。相比小学初中增加了历史(2课时)、七、八年级生物(2课时)、**年级物理(2课时)等。最近,媒体上又称把|“书法课”也要列入课程,写进课程表中!

这么多,即使搞教育的也很少人能一下子把这些“课程”理清,一些课程是我详细查了课程资料对比记下来的,如果要说清,只有说科目,对于课时数如果不详细研究更难说清楚了!

课程改革的目的不用说是明确的——增加教育的时效性和减轻学生负担。然而,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时效性先暂且不论,加上各种原因,学生负担没有减轻是不争的时实。就课程本身设置科学性而言,还需要很大考量。目前,就小学课程设置而言,有太多的交叉和重复,无疑加重了教师负担,也变相加重了学生负担!从管理角度上说,无论什么管理,越简单越好管理。科目增多就意味着教师管理增多。对于学生来说,多一门课程,就可能增加一项无绪管理的可能。“多头管理”,很容易造成“政出多门”,“政出多门”很容易造成管理的无绪,甚至会让被管理者产生无可适从的感觉。随举一例。谁都知道教师需要学习,如果把学习内容记到一个本子上,从心理上说教师感到轻松自然。但是分开记到“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教师心理上感到是“绝对的多余”,当再加上“读书笔记”时,他们感到的不再是学习,而是再做给别人看、领导看!这样的学习,在教师心理就变得无意义,甚至有作秀之嫌了!分得太多太细,教师开会时还会拿错本子。再如早在1986年,就有“小学生课外作业不超过半小时,中学生作业不超过一小时”减负规定。然而这确实是一条学校教师心知肚明谁都无法执行的规定:语、数、英……教师他们各司其职,他们布置作业根本也不可能在一块儿商量——一则是只有学生这一块“地”,学了这儿就不可能学那儿,语文考得不好领导不可能去拿英语教师说事;二则是教师地位平等,谁心里都清楚,教师之间也不能约束谁!但是若是一位语、数、英的兼职教师,他是会合理掂算一下自己同时布置的两种作业量!

就目前广大农村学校而说,几乎所有学校的教师都是兼职的,甚至有“包班”!多一门学科就意味着需要一位专职教师或一位兼职教师。过多的科目,过多的检查,使教师有难于应付,久而久之,教师没有幸福感甚至严重的职业倦怠!现在农村学校进行合并,不少学校只退不补,学生人数增多,从某种角度上说,合并后的学校教师工作量比以前有增无减!

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课程制订者只看“课程”,却严重忽略了教师这一关键因素。然而教学不是施工,多头施工是因为“人多、工多”,容易实施,容易提高效益。而教学针对的是学生,是人!加上时间的单向性,一节课只能上一种科目。课程的“多样”,教师的不足,使不少学校教学像施工——有工期,有任务。过多、过繁的科目设计,学生过早地有意或无意地产生“主科”、“副科”,甚至在小学三年级就过早地出现偏科或“两极分化苗头”,特别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另外,课程缺少统一的评价体系,语文、数学由过去的100分变为120分、150分,而其它课程明显在不断“贬值”,这也是值得思考的!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我们一是看到大多数孩子还在农村的现实,二是参看美国、德国的学科体系,他们更注重学科规律,设置一点儿也不复杂:母语、数学、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社会学研究(历史、地理)和一些选修学科。当然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尽一样,但是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课程标准制订者参考和借鉴。

看看我们的课程,能不能归并?回答是肯定的,能!如信息技术课,在小学三到八年级都有此门课程,而且操作性强,如果归并到数学课岂不是更合理吗?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也不用分心去撰写两门教案了!同时也可以解决“两个和尚抬水吃”的问题,也有利于解决小学教师工作量的核算问题。把品德融入语文、社会学研究,把历史、地理、生物也融入社会学当中,物理、化学融入科学中一个大的核心体系,教师不够矛盾自然而然地就解决了!同样道理还可以把心理健康、安全融入到语文、社会学、科学和英语课之中,书法课不用单列,直接归并到语文课。经过归并,中小学课程就醒目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两者可以归并)、体育、社会学和科学(小学也可以把科学归并为社会学)。归并后的课程就不需要那么多科目教师了,只需要适当增加他们周工作量就可以使教师更从容工作,同时也会为体、音、美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平台。

课程资源的融合、整合不仅是课程变得更加严谨科学,同时它还能使教师资源使用更加合理科学,增加社会(科)学核心体系,也有利于改变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师资缺乏的局面,也有利于改变长期重知识、轻技能的局面,更重要的也是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一种组合太极拳!

自由阅读思想换取自由读书

读书如同吃饭、穿衣一样,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北方人喜欢面食,南方人爽口大米;男人讲究得体,女人注重矜持……但没有理由说“大米”一定比“面食”好,一定比“面食”更讨得人欢心,反之亦然。同样,也没有缘由说男人一定穿上西装才显得帅气、有精神,女人穿裙戴银才显得有气质。

同样是一名教育者,同样是一位好读书者。但我反对有人动辄就以“人师”自居,板起面孔说“教师应该多读专业书,多读行内书”。

“教师应该多读专业书、读行内书”从本质上说这没有错,可是从不同人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总让不少教师感到“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而不舒服,从而从内心里更不愿读书。生活在这个年代,不少人给教师贴上标签,认为教师“不俗”。教师首先承认是人,只不过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群体。从实际情况看,这个群体甚至包括教语文的“不喜欢”读书是不争的实事,这里我也丝毫无意为为这个群体“不愿意读书”而辩护,我想说的是不荷求我们的教师,只要他们有读书的愿望、读书的意愿就行!

为什么教师没有读书的愿望和意念?原因有很多,但其中至少有一条:我们的教师读书愿望和意念是“被愿望”和“被意念”的。若一位教师看了一本与教育无关的书,可能被冠以“不务正业”的怪名。若长期看与教育无关的书,反被同行和领导视为“异类”。同样道理,学生不能看课外书,“课外书”在不少教师、校长甚至局长和市长那里是属“异类”——又不考试。被称为“无用书”,看什么课外书?标准的“不务正业”!

读书真的是随心所欲,愿意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的事。可是面对过多的“指定”,读书一下子成了无奈的选择,甚至原本是快乐的事顿时变成了痛苦,久而久之酿成了“习得性无助效应”,死活就不读了!于是见怪不怪,高考后考生撕书,教师就只读课本和教参!

拿破仑说:“思想上的自由换取行动上的自由。”我则说:“自由阅读思想,换取的是读书自由”。有上述经历,不夸张地说上世纪90年代基础教育是个“随便摸摸头就能当教师的年代”!偏缝我做了一名“不如意”的教师。喜欢文学,我的愿望是活着能像司马迁一样写一部自己的书,否则活着没有有意义,倒不如死!好在那些年我的教学成绩有几次的“优秀”和说得过去,否则在几任校长眼里我成了十足地彻头彻尾不务正业的“另类”。一任校长是我的亲戚,他知道我能写,劝我多写写“教育论文”。口是心非,从心里不愿意,几年时间我竟没有写过一篇教育文章!

没日没夜,夜以继日,甚至抱着死的愿望两年时间里我写了一部52多万字的小说。苦辣酸咸,唯独没有甜。作品脱稿我很不满意。试想连作者都不满意的作品,读者会接受他的作品吗?

为了改好“心目”中大作,我想只有从浩如烟海的书中汲取创作的营养。我便开始挤时间没命阅读。从哪儿入手好呢?毫无疑问,中外名著成了我的首选!时间过得飞快,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发生很大变化,我的工作心境和工作状态有了很大变化,写教育论文,我简直认为就是手到文成的“小菜一碟儿”!

如果说我不敬业爱岗,但不能不说我不热爱我的学生。灵感来自学生,学生尊敬他的老师,可他的老师始终在校处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中,加之经济上的不如意和对婚姻的冷漠与无助,看不到光明和希望,在他准备结婚前的一天,他暗恋的学生突遇害车祸死亡,他觉得再人生再也没有意义便沉湖自杀了……教育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003年我发现了“早上第一节”就有学生不愿意读书的现象。软的、硬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管是语文还是英语,每班都有几个学生只能读一、二十分钟的现象……

能不能让“早读”不爱读书、背书的学生打开一扇“心”窗呢?我开始尝试对儿童读物进行探索。《木偶奇遇记》、《艾丽丝漫游记》、《绿野仙踪》……与此同时我在班里开展课外阅读。2006-2008年,我遇到一位叫李苗苗五、六年级的学生,她学习特努力特棒。很奇怪,我推荐的书她大多能买来。她买一本,我借读一本。向来不白读,读一本我向他们介绍心得,经过我的讲解她们阅读觉得容易得多更喜欢阅读。形成良性循环,半年内读书活动很快达到**。那年班上的学生有的读《爱的教育》、有的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弗游记》、《小王子》、《苦儿流浪记》、《尼尔斯骑鹅放行记》、《小鹿班比》,甚至有的还买来《少年维特之烦恼》、《雾都孤儿》……一下子让我恶补了少年读书的匮乏时代。现在回想,那界学生真好,她们买书,我倒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她们的成绩还能说得过去,给我了试验的更大空间。

美好的两年时光眨眼而过。李苗苗同学不仅仅带给我了精神财富,还有对我的鞭策——2009年以后,到书店捎一、两本书是我每次去县城的“必修课”。这样我读的书常有、常新!

从2002年8月,我就开始做学校教务工作,对学校报刊有了大量接触。喜欢阅读,新回来的杂志、报纸,几乎我每天晚回家一小时挤出时间进行阅读。2010年,直到接触到《中国教育报》,我才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不是夸《中国国教育报》,《中国国教育报》是我目前接触认为最大最好的教育媒体:信息量大,版版精彩,有“史海钩沉”,有教育时闻,有笔记,还有环球教育……真开眼界,整天积累资料,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感觉。以前读《中国国教育报》,我最关心、最留意的是周四的报纸,因为那是每周的“读书”栏目。用心阅读,每期我都用红笔边阅读边圈点儿。有剪报的爱好,唯一整版整版按时间顺序保存的,那就是“读书”专版。我收藏的最终目的是可以随时查阅资料。2012年3月,《中国教育报》改版,我为找不到“读书”栏目而感到慌恐不安!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我的梦想。从最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到拥有这本书,读取完这本书我用整整用了八年时间——2011年10月在省会出差机会我好不容易才买到的!

看〈〈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的感觉是:过瘾!丝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最早最完好的“课标”!化蛹为蝶,我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完成对教育专著的喜爱,成了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追念者。又一次到省会出差,我看到李镇西老师的〈〈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我又不假思索地买下一口气读完。我最欣赏的是李苗苗同学送我“书痴”的称号,最自豪的是现在手下有一邦杨红樱、郑渊洁等一批大、小“粉丝”,我的学生杨龙龙、李阳等,他们比我还早在当地报纸上发表文章!

聆听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诲,即使最优秀的读者人生也不过只能读两千本书。为抓紧时间,想尽办法开拓视野向纵深发展,利用吃饭的边角时间我看“百家讲坛”栏目、“读书”栏目,看凤凰卫视聘请国内外一流教授讲的“世纪大讲堂”栏目。书读到一定程度后,我相信读者会根据自身需要会更主动地猎取自己“所不喜欢的书”去读——(几年前我背过《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现在读《大学》、《中庸》等,这都是我过去所不喜欢的),他知道虽然“不喜欢”,但是那是他“成长”所必备的,所以他会更加没命地读。

现在我最不满意有人对教师说:“做教师,必须读某某某书”还有更伤不起的“并记读书笔记多少多少字”。我最仰慕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育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是行政上的领导!读书是自由取向,不是“被自由”“被取向”。不去攻取学历,我想要是有人规定我天天去读背《中庸》、《大学》,我一定会把书扔得远远的!

读书,取决于心情。老师,你随手翻翻一本书,掀开一页报纸,就说明这本书或者报纸在你心中有地位,因为那是你想通过书、报这两扇窗看看“心”外风景的第一步!老师,若是你有读书的**,可以根据所好,不必为“名师”、“教授”,更不必为领导所言限定,坚信自由阅读的思想换取自由阅读来悦愉人生、改变人生。和你一样,我坚信读书从翻阅开始,从你和我自由的阅读思想开始!

打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也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早就听说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本好书,只是没有机会拜读。今年9月下旬到医院看望病人,回来顺便绕到书店买了一本。

读此书宛如和作者一块在交流教育子女之法。说实话,我是一名近有20年教龄的教育者,也写过有关教育反思的文章,自以为是有教育思想的教育者。可是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尹老师为我打开了教育的另一扇窗。尹老师那清新近人的文字犹如一股股清泉涤荡着我心中的教育污垢。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没有学校教育的琐碎,没有学校教育的快节奏,自然也没有急功近利而忽略教育的自身规律。尹老师的教育如歌如阳光,一切都是全新的,没有标新立异而一切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给小板凳揉揉疼”,“像牛顿一样”——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讲得到位,只要大人内心阳光,孩子内心才会很阳光!

尹老师的观点真知灼见,敢于碰撞,敢于实话实说。通常我们把“遇到生字词就查字典”奉为经典,奉为好习惯。因为这是“编者”说的,教育实践中因为大多数教育者“所站的高度”和“地位”比不上“编者”,久而久之教师成为“编者”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因为想写好心中的一部书,我不得不从大量“阅读”走入。创作中,我认识到除素材外,创作的营养只能从“阅读”中来。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也向学生推广阅读,但是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对于“字典”虽然有过疑惑,可最终还是一晃而过了!

在阅读中,没有人给我布置更多的任务,我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正如尹老师所说,阅读本是件快事、乐事。但是孩子刚刚拿起一本书,我们就用“小人”的心态,怀疑孩子是否用了心,想着法地抽测。要么让孩子写读后感,或者背所谓“优秀”的片段。孩子刚来的一点点兴趣就这样让我们毫不留情地捕杀了!一二再,再二三,读书成了包袱、任务,阅读成了丝毫无兴趣的东西,孩子们拒绝读书!

是呀,孩子如此,我们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少教育者拒绝读书,生活在不愿读书的“怪圈”之下,其中就有好心的教育领导硬性的给教师读书任务,或者是写读书笔记的任务,结果在不自觉中教师有了“抵触”心理。宁愿应付也不再愿意去读书!

在书中,尹老师指出我们的语文教材存在诸多问题,大到“文本选材”、“教师教学用书”,小到生字、生词都是“内定”好的。至于是否符合教育的再创造性和教育规律许多地方是值得商榷的反思的。有同感,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材,以前我说过一句话:选取的外国作品除外,看我们身边的人,不敢说都是好人,但至少都是有道德有良心的好人。这明显就不符合社会规律吗(德国的教育不回避现实问题,在他们的课本里不仅有阳光的内容,而且还涉及了社会阴暗面。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永远无法保护孩子,但是可以教给他们怎样认识生活,怎样保护自己)!写小人物有假,大人物同样有假。以现行的“权威”教材人教版为例: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读过《科学的历程》的人都知道:这篇课文被喻为“斜塔下”真实的谎言。谁都不否认伽利略的伟大,这个故事不是更明显的“马太”效应吗?作品太艺术,难免会出现“真实的谎言、善良的谎言和美丽的谎言”。过多的谎言,最终被发现,这样的教育依然会悖离我们教育的美好愿望。最终的结果会造成像我一样的教育者:不断怀疑自己是否是生活在谎言之中,是否自己也是在用善意的谎言在欺骗孩子!我们的教育——一旦让学生感到是在愚弄和欺骗他们,那将是我们的噩梦!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大悲哀。这样课程所倡导的“人文性”“工具性”也将是一张张更苍白的脸。

不幸被尹老师所言中:翻开同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第七课《蟋蟀的住宅》,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把铁路拉萨去》和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三课,你会发现“隧道”一词分别出现了一次、十一次(有的以“隧洞”形式)、五次。如果说前两课这个词不是很重要,在《詹天佑》这一课“隧道”应该是重点,可教材竟然没有要求掌握!再如五年级上册第九课《鲸》中有这样一句:把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在本课生字表中“滤”是应该掌握的生字;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穷人》第24段段首有“严肃、忧虑”两个词,其中“虑”是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看“滤和虑”这两个字符合由易到难原则吗?“麦子”的“麦”做过调查,不少二年级的学生都会写,可我们的教材却放到了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天》才掌握,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涉猎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学校有同学欺负自己孩子怎么办;教师反映孩子有问题怎么办;打骂孩子的恶果是什么;如何看待“性”;孩子上中学后成绩为什么越来越差;写作文的技巧到底是什么;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让孩子自学减少看电视时间;孩子不吃饭的原因是什么……

一言一蔽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通俗、喜闻乐见,让人易接受而且较为系统的教育书。全书全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如果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对于家长说是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对于学校教育者来说则是教育的“引路石”。只要用阅读这把金钥匙,就会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

如何巧妙运用范文

学生学写作文中难免会用到“范文”或者说是“下水文”。那么怎样运用,“范文”才会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呢?

教学过程中,我是不轻易用“范文”的。因为“范文”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会确实会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给学生以有益启发,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想不到的作用和功能。但是用不好,也会适得其反,学生惰性和投机心理也会逐日渐长。

我认为出示不出示“范文”关键在于学生写作状态。如果学生写作兴趣昂然,或者说“问题”与难度都不大,没有必要画蛇添足给学生“范文”。但是如三年级学生初写作文,又碰到确实不会写,教师给些“范文”也未常不可。但是随着学生写作的次数增多和学生的眼界的开阔,范文应该逐步停止。指导学生写文章,我常常不给他们范文,只给他们一个自由命题或半自由命题,最多再给几条简单的文章要求。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写。这样从根本上斩断了学生一写作文就有依赖性。如果说要选“范文”的话,我总是从他们文章中找“范文”——学生作文不合格(也就是综合各种要求100分不能达到60分)的我经常让他们写“回头文”(我常常鼓励他们一次成功,但写不好的必须重写)。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既能让所有学生放开手脚去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虽然有压力、但也有动力。适度让学生有压力感、紧迫感、质量感,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第二可以激励所有学生一次性写“合格”,讲评时的“范文”的片段,就是对他们成功的最大鼓励。第三也为畏惧作文的学生降低了坡度和创造“成功”的平台——前面有学生(范文)作榜样,后面有教师督促(再写)。

但是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所有学生经过老师的多次讲解和努力,效果仍然不明显的,那就需要老师拿出自己的杀手锏来——出示“下水文”。

例如1999年上期期期中质量评估测试,我市小学四年级在卷末出了这样两道题:

A、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做题:

丝瓜的品格

小朋友都爱在家种些小植物,有的种小桃红,有的种向日葵……,而我爱种丝瓜,因为它有高尚的品格。

丝瓜的生命力极强,它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生长,在石缝里,墙角下,或在土地下,随便撒上几粒种子,浇上点水,用不了几天,它就会长出嫩绿的芽来。

丝瓜花也很朴实,它在晚上七点多开花,花儿黄淡淡的不鲜艳不夺目,是极平常的花。丝瓜的果是绿色的,笔叶子的颜色一样。它不像辣椒、西红柿那样,一旦成熟,就向众露出毕恭毕敬的笑脸。可它即使是果实累累的时候,也是不声不响。

丝瓜浑身是宝,它不但可以吃,还可以药用。嫩丝瓜用来炒菜、做汤,那味道特别鲜美;如果吃老点老的丝瓜,还可以镇咳去痰,丝瓜的叶子可以消炎止痛,瓤可以清热、解毒……如果谁长了痱子用丝瓜叶一擦,那就清凉舒服多了。即使是老丝瓜瓤子还可以用来刷碗、刷锅呢!

丝瓜,多可爱的植物啊!要求人的极少,给予人的极多。

……(阅读题省略)

B、作文。依照《丝瓜的品格》一文写法,写一种你所喜欢的小植物。

考场上学生写的文章多是改头换面,或者采用替换重点名词法。阅卷后我后很不满意,讲后让他们重写。可他们再写的文章“顽石不化”还是让人不如意。不得不我就地取材“抛玉引砖”写了如下“下水文”:

玉米的品格

有人喜欢亭亭玉立的,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有人喜欢青松的挺拔,说它倔强威严;还有人喜欢铺路石,说它默默无闻……可我最喜欢的却是玉米‘

玉米的生长期短,产量价值却很高。玉米不像红薯、花生那样需要更长的光照时间,需要一百天,产量却能达到千儿八百斤。与之相比,小麦则需要八个月更是无法比拟。近几年来,由于食品加工工业和饲料加工的发展,玉米的价值也凸现了出来,甚至价格超过了小麦。玉米不但可以榨油、制糖,而且还可以制造出香甜可口的奶酪品,就连脱下的玉米皮还可以做优质饲料……

玉米浑身都是宝,苗后期,玉米的上身可以喂牲口;秸秆晚期可以做有机肥还田保墒;玉米蕊和玉米疙瘩是缺柴地区的好燃料;玉米丝(雌花)可以入药,就连玉米裤有的地方用来缚扫帚。

几乎不需要什么管理,只要施一次肥就可以收获,播种简单,不像其它庄稼娇贵,这就是要求甚少给人甚多的玉米。

玉米,多么普通而又常见的植物呀,人们永远也缺少不了你!

我告诉学生,仿写不是简单地改头换面地复制,而是对生活再审视、再思考、再提炼、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经过几次周折,学生才豁然开朗。

需要说明的是,“范文”的选取一定要“真实”,最好是班上的或者是教师本人的。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是真实人在说真实话,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

●心理教育教育叙事●

他们在楼梯下干什么

2012年6月29日,天气炎热,近期末,学生处在紧张的复习之中。

下午是我上课,走进教室,却发现一向进步很快的李文静(化名)同学情绪处在异常之中,她伏在桌子上痛哭不止。

我意识到了她的行为,先劝她止住哭,然后让她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李文静同学马上说出了五、六位令人皱眉男生的名字。没等她的话落音,他们与文静在我讲桌前又发生了口水战。上课铃响了,这是一场短时间内无休止的口水战,所有的同学偏下来都看着他们,我示意他们都停止口舌,坐在座位上,先学习。

说实话,李文静和她弟弟李文豪是同班同学,姐弟俩以姐姐好学进步迅速,远远把弟弟的成绩抛在后边。文静还是班里班花,为人热情,穿着一件漂亮的花裙子。

安置住之后,我把她领进了我们集体办公室——因为综合楼在修建之中,我们的条件正处在改善之中:所有的老师都在这里办公。当时还有一位老师在屋里。

我让文静揭力控制住情绪。对于文静的表现,我是有很大意见的。我认为学生即使有天大的问题,也不能带情绪反映。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在批评她之前,我首先教育她要先开展自我批评。指出在班里第一她声音太大,扰乱了别人不能学习;第二暗示她不会报告人——一位学生同时报告那么多人,是很难找到“理”的。按以往,话讲到此应该就是终结。可她还是泪流满面,

“老师你不知道,他们看我裤头儿!”

一下子晕了,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痛哭不止,原来她是想我不为她作主,反而责怪她。竟会发生这样的事!站在一旁一位其他年级的男老师也听得清清楚楚。迅速拍板儿:我向文静表示放学里我让他们留下,一个一个地处理。文静听了进班了。办公室里的老师和我作了简短交流,认为是那几个调皮捣蛋男生的“好奇”!

课堂上学生做题,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在没有问清之前怎么轻易作出结论呢?这种事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但我知道处理不好是挺棘手的。

第二节下课铃响了,我约文静单独进教导处我的办公室和她单独谈。我问文静,“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

“楼梯下!”

“楼梯下?”我们学校在综合楼没有建成之前,是孤立的一座建筑,整个楼只有一个过道,楼梯呈“N”形,他们那样小小年级竟有那样的心思?直下一步思考,我继续问,“他们有举动吗?比如说他们之中有任何一个人用胳膊拽你,或者说砬到了你的衣服。”

“没有!”她摇头。

“这就不好说了。”我笑笑。“课前你没有理由不让他们站在楼梯下,也没有理由不让他们站在下面说笑。这样的事处理方法简单,一是以后谨慎和他们往来;二是你认为如果真有问题,下一次可以请一个好朋友一块上下楼梯。放学时可以和他们有意拉开并保持一定距离,实在不行你可以和你弟弟一块走。路上特殊情况下,你还可以跟行人的大人走在一块。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多种,看你怎样选择,也可以把老师当作朋友,告诉老师让老师替你想想办法也是一种方法……

文静点点头,我问她还有什么,她摇摇头。我说可以进班学习了。

想想处处是教育的艺术,方法选取不一样,自然效果也会不一样。

喜欢阅读从感染开始

有人说,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快乐享受,我很同意这种看法。

凡是看过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中《一本引人入胜的书》都有深刻体会:爱人把饭做好了,让做父亲的去喊儿子。父亲到了屋中喊了儿子吃饭,可儿子和妈妈却久等父亲不来,妈妈又让儿子去喊父亲,儿子却发现父亲正在津津有味儿地读喊他吃饭时的那本书!

喜欢阅读,每个人喜欢的理由各有不同,但好的家庭,好的父母,好的学校,好的老师,一定会重视阅读的感染!家里大大小小的书不知道有多少,有彩的、无彩的,内容有简单的、复杂的,一些书有书名的、无名的……到了家里,只要我一打开书,上幼儿园的儿子就会拿着他的书跑到我面前跟我比赛。或读或写好像要跟我比赛。《父与子》本是漫画书,可就是这本漫画书,家里来的孩子总是百看不厌!孩子们阅读与大人阅读不一样,他们可能是对书的封面或者书中某一插图,或者插图上的一个人、一朵花、一朵云……感兴趣。

让学生喜欢阅读,喜欢上书。最简便的方法是同读或者是简介书。但无论怎样,向孩子们推荐的,最好是先读过的,否则就无法与他们进行阅读上的交流与沟通。包括我的孩子在内,为推动他们阅读,我从基本的童话读起,我先后补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木偶奇遇记〉、〈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小王子〉、〈小公主〉、〈苦儿流浪记〉、〈爱的教育〉、〈格列佛游记〉、《小鹿斑比》、《绿野仙踪》、《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记》、《神秘岛、〈金银岛〉……实践中以读代讲,以讲代读,我发现小学五六年级他们完全有能力读〈钢铁是看样炼成的〉、〈罗米欧志朱丽叶〉、〈西游记〉、〈水浒传〉……

书读得多了,情趣自然就来了。好读书人都有一种感觉:书读得越多,越感到自己的贫乏而更喜欢阅读。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书对象,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情况向他们推荐不同类别的书。〈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等完全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建议,说来可笑:那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上面开列的书单。而是我根据〈小学生学习报〉推荐的六角丛书试着向学生推荐。结果学生买来在底下读,我很想知道向他们推荐的书实质上怎样,就与他们欲约交换,待读完手中的书,我就借读他们手中里的。他们的书向来不白读,或者交换我手中的书,或者读完向他们介绍读该书的心得——同时,这也降低了他们阅读的难度。这样,师生之间读书形成了互动。我还向他们交流我最重要的读书心得:不要人云亦云地听别人说一本书是如何地好,只有自己亲自看完才能下结论。正是这样,向他们推荐书时我总是实话实说:我读过的,就说我读过;没有读过,我就说没有读过——听说是本好书,但具体地好到哪儿,只有读后才有发言权。一些书我决定要读,如果他们先于我读完,我就让他们给我介绍!向学生推荐书,我称为是“引渡”“坐飞机”,和他们共读,我称为“共渡”。“陪练”。“陪读”最大的好处是能与及时交流,更容易形成感染。

生命有限,而书浩如烟海,加上时间、空间和自身条件等等的局限,想读一些想读的书有时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被读书”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子午书简》常常对某一本书或某一作家进行简介,了解个大概也算视野的开拓,《百家讲坛》省去专业阅读的苦恼,他们讲过后还可以进行容易的“再阅读”。

阅读的快乐是不含任何附加,也就是说是不要附于任何功利——这与课堂上的阅读和考试所说的肢离破碎性的阅读、快餐式阅读是大不一样的。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不会出现绑架式阅读——强制师生写读书笔记或心得!

喜欢阅读,从感染开始,从现在开始!

学业测评,想说爱你不容易

学业测评,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一、长时间的扭曲,功能异化

学业测评,仅从字面上浅显易知,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评,它具有连贯性。

作为一名有常识的教育者,测评的目的是“帮助学习修正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起查漏补阙的作用。步入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好转,这项功能逐日异化,愈演愈烈。八十年代初,教师评价学生学业的好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抄题”,农村学生大不了出套“油印卷子”对学生进行评价。

1983年以来,各地市、县成立“教研室”,“教研室”出“评估试卷”剥夺了一线教师的“命题权”,而且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始沦为“分的奴隶”“考的机器”——一个县区用一张卷子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评估所辖区内一、二十所甚至更多学校的“教学质量”。“领导”只见分数几率的叠加,而忽略了“教育资源”、“师资状况”“学生背景”等等教育因素,加上“高考指挥棒窜舞”,于是全国一盘棋轰轰烈烈上演了“分数大戏”“分数论高低”。

面对已选择好的“课本”“练习册”甚至上级领导下发的各种资料,教师感觉除“局限教的权力外”一切都没有了。更恐怖的孩子,他们别无选择,只有无奈地接受!

二、多头管理,测评很无奈

我们目前教育实现的是“分科教学,分科管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安全、信息技术……理论上“谁教谁负责”不矛盾。其实“木桶管理效应”告诉我们,管理取决木桶的短板而不是长板,民俗也有“九龙不如一龙治水”的民言。大家都在管,其实大家又都在不管!

为什么这样说呢?凭什么语文、数学、英语要书面测试,而其它学科可以不测评!同样是学科,为什么语文、数学的分值可以拉到110、120、150分,而其它学科只有50、100分,这不明显让学生偏科,对某些学科歧视,怪哉,近来看到学生体质下降,体育分数才有可怜巴巴的30分!……

看到各地出台的减轻学生负担政策,小学生课外作业时间不超这30分,初中不超过60分。我常常是一笑了之。小学生好点,一个年级语、数、英三位老师可以星期一、二、三轮流布置作业,中学呢?那么多学科老师们能为此开个“政协”会吗?再开放一点说,一个学校的校长不可能因为某年级的语文学科“测评”得好去表扬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去。于是不少教师“揣着明白装糊涂”,谁不给学生布置作业那才是真正的傻子。苦的是谁,不言自喻!

三、测评的结果能起多大作用

教育的测评结果是什么?毫不客气地说,先给课任教师贴上了“一、二、三……“行”“不行”的标签!试想,“二、三”“不行”的教育者思想会跟“一”“行”的思想一样吗?他们会漠视奖金与荣誉吗?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动机,他们对学生的评价真的会那么客观、真实吗?对“会学习”的学生谁又保证所有的教育者不“一俊遮百丑”媚俗学生,对“不太会学习”的学生,谁又去保证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四、测评的断层性,缺少社会性

一次学业测试,就有一次对学生的测评评价。然而从学生进校门到出校门,真正让学生“记忆犹新”的评价的测评评价不多,甚至几乎没有!多数学生几乎每年都要换一次老师、班主任。许多老师的仅仅是眼前“一年”的评价,几乎以前的评价从不过目,从不参考——纵使有的想过目的,但未必有条件(许多学校连存学生档案的基本条件都没有)。由于教师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少学校学生的“成长袋”流于形式,到了学生毕业,也缺少总结性评价。升到新的学校,新的学校对于学生以前在校表现,基本上是不闻不问而“重打鼓新开张”。到了“初中”、“高中”、“大学”,前面的“小学”、“初中”“高中”评价被淡化、遗忘而无人问津。走入社会,“用人单位”如果要考察“所用人”在“儿时”“小学”“初中”“高中”的表现,几乎无文字可考!

测评的断层性,缺少社会性使许多学生、家长不关注甚至忽视教师对学生的测评评价。对学生的测评评价由于操作复杂,学校常常简化为班主任一人评价。由于评价跟教师本人“职称”“津贴”、奖励关系不大,常常是班主任操刀,生活中不少班主任嫌烦就从网上把相关评语下载下来,一位学生取几条便了事!

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没有,对症下药,学生测评为减少行政性的“干预”,立法学生学期测试的次数(两次),范围(统一测试不超过3所学校)避免行政乱作为,使查漏补阙的功能正常化。

加强课程改革,尽可能减少“多头管理局面”,改变现代课程过多局面课程设计为语文、数学、英语、社会、艺术,使其它学科为融入这五科之中,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加强测评的性、开放性。评价一位学生决不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学校以班级教师为单位成立评价委员会,参考学生意见、家长意见和其它学生意见。新一所学校录取新生,必须有该生所在小学、初中,高中等综合评价意见。社会用人单位,特别是教师、医生、公务员等录取必须有所在各校评价意见。测评应该增添学生诚信、态度、兴趣等指标,伴随人成长到终生。社会形成共识,使学生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xuan1 (长按三秒复制)!!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