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 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 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自武王八传至于 夷王,觐礼不明,诸侯渐渐强大。到九传厉王,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此乃千 百年民变之始。又亏周召二公同心协力,立太子靖为王,是为宣王。那一朝天子, 却又英明有道,任用贤臣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复修文、武、 成、康之政,周室赫然中兴。有诗为证:

夷厉相仍政不纲,任贤图治赖宣王。

共和若没中兴主,周历安能八百长!

却说宣王虽说勤政,也到不得武王丹书受戒,户牖置铭,虽说中兴,也到不 得成康时教化大行,重译献雉。至三十九年,姜戎抗命,宣王御驾亲征,败绩于 千亩,车徒大损,思为再举之计,又恐军数不充,亲自料民于太原。——那太原, 即今固原州,正是邻近戎狄之地。料民者,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观其人数之 多少,车马粟刍之饶乏,好做准备,征调出征。——太宰仲山甫进谏不听。后人 有诗云:

犬彘何须辱剑?隋珠弹雀总堪伤!

皇威亵尽无能报,枉自将民料一场。

再说宣王在太原料民回来,离镐京不远,催趱车辇,连夜进城。忽见市上小 儿数十为群,拍手作歌,其声如一。宣王乃停辇而听之。歌曰:

月将升,日将没。弧箕ゅ,几亡周国。

宣王甚恶其语。使御者传令,尽拘众小儿来问。群儿当时惊散,止拿得长幼 二人,跪于辇下。宣王问曰:“此语何人所造?”幼儿战俱不言;那年长的答曰: “非出吾等所造。三日前,有红衣小儿,到于市中,教吾等念此四句。不知何故, 一时传遍,满京城小儿不约而同,不止一处为然也。”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 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宣王嘿然良久,叱去两儿。即召 司市官,吩咐传谕禁止:“若有小儿再歌此词者,连父兄同罪。”当夜回宫无话。

次日早朝,三公六卿,齐集殿下,拜舞起居毕。宣王将夜来所闻小儿之歌, 述于众臣:“此语如何解说?”大宗伯召虎对曰:“是山桑木名,可以为弓,故 曰弧。箕,草名,可结之以为箭袋,故曰箕ゅ。据臣愚见:国家恐有弓矢之变。” 太宰仲山甫奏曰:“弓矢,乃国家用武之器。王今料民太原,思欲报犬戎之仇, 若兵连不解,必有亡国之患矣!”宣王口虽不言,点头道是。又问:“此语传自 红衣小儿。那红衣小儿,还是何人?”太史伯阳父奏曰:“凡街市无根之语,谓 之谣言。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或火}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 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火星,是以色红。今日亡国之 谣,乃天所以儆王也。”宣王曰:“朕今赦姜戎之罪,罢太原之兵,将武库内所 藏弧矢,尽行焚弃,再令国中不许造卖。其祸可息乎?”伯阳父答曰:“臣观天 象,其兆已成,似王宫之内,非关外间弓矢之事,必主后世有女主乱国之祸。况 谣言曰:‘月将升,日将没’,日者,人君之象,月乃阴类,日没月升,阴进阳 衰,其为女主干政明矣。”宣王又曰:“朕赖姜后主六宫之政,甚有贤德,其进 御宫嫔,皆出选择,女祸从何而来耶?”伯阳父答曰:“谣言‘将升’‘将没’, 原非目前之事,况‘将’之为言,且然而未必之词。王今修德以禳之,自然化凶 为吉。弧矢不须焚弃。”宣王闻奏,且信且疑,不乐而罢。起驾回宫。

姜后迎入。坐定,宣王遂将群臣之语,备细述于姜后。姜后曰:“宫中有一 异事,正欲启奏。”王问:“有何异事?”姜后奏曰:“今有先王手内老宫人, 年五十余,自先朝怀孕,到今四十余年,昨夜方生一女。”宣王大惊,问曰: “此女何在?”姜后曰:“妾思此乃不祥之物,已令人将草席包裹,抛弃于二十 里外清水河中矣。”宣王即宣老宫人到宫,问其得孕之故。老宫人跪而答曰: “婢子闻夏桀王末年,褒城有神人,化为二龙,降于王庭,口流涎沫,忽作人言, 谓桀王曰:‘吾乃褒城之二君也。’桀王恐惧,欲杀二龙,命太史占之,不吉。 欲逐去之,再占,又不吉。太史奏道:‘神人下降,必主祯祥。王何不请其而 藏之?乃龙之精气,藏之必主获福。’桀王命太史再占,得大吉之兆。乃布币 设祭于龙前,取金盘收其涎沫,置于朱椟之中,——忽然风雨大作,二龙飞去, ——桀王命收藏于内库。自殷世历六百四十四年,传二十八主,至于我周,又将 三百年,未尝开观。到先王末年,椟内放出毫光,有掌库官奏知先王。先王问: ‘椟中何物?’掌库官取簿籍献上,具载藏之因。先王命发而观之。侍臣休开 金椟,手捧金盘呈上。先王将手接盘,一时失手堕地,所藏涎渤沫,横流庭下。 忽化成小小元鼋一个,盘旋于庭中,内侍逐之,直入王宫,忽然不见。那时婢子 年才一十二岁,偶践鼋迹,心中如有所感,从此肚腹渐大,如怀孕一般。先王怪 婢子不夫而孕,囚于幽室,到今四十年矣。夜来腹中作痛,忽生一女,守宫侍者, 不敢隐瞒,只得奏知娘娘。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随命侍者领去,弃之 沟渎。婢子罪该万死!”宣王曰:“此乃先朝之事,与你无干。”遂将老宫人喝 退。随唤守宫侍者,往清水河看视女婴下落。不一时,侍者回报:“已被流水漂 去矣。”宣王不疑。

次日早朝,召太史伯父告以龙之事,因曰:“此女婴已死于沟渎,卿试占 之,以观妖气消灭何如。”伯阳父布卦已毕,献上繇词。词曰:

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弧箕ゅ!

宣王不解其说。伯阳父奏曰:“以十二支所属推之:羊为未,马为午。哭笑 者,悲喜之象。其应当在午未之年。据臣推详,妖气虽然出宫,未曾除也。”宣 王闻奏,怏怏不悦。遂出令:“城内城外,挨户查问女婴。不拘死活,有人捞取 来献者,赏布帛各三百疋,有收养不报者,邻里举首,首人给赏如数,本犯全家 斩首。”命上大夫杜伯专督其事。因繇词又有“孤箕ゅ”之语,再命下大夫左 儒,督令司官巡行廛肆,不许造卖山桑木弓,箕草箭袋,违者处死。司市官不敢 怠慢,引着一班胥役一面晓谕,一面巡绰。那时城中百姓,无不遵依,止有乡民, 沿未通晓。巡至次日,有一妇人,抱着几个箭袋,正是箕草织成的,一男子背着 山桑木弓十来把,跟随于后。他夫妻两口,住在远乡,赶着日中做市,上城买卖。 尚未进城门,被司市官劈面撞见,喝声:“拿下!”手下胥役,先将妇人擒住。 那男子见不是头,抛下桑弓在地,飞步走脱。司市官将妇人锁押,连桑弓箕袋, 一齐解到大夫左儒处。左儒想:“所获二物,正应在谣言,况太史言女人为祸, 今已拿到妇人,也可回复正旨。”遂隐下男子不题,单奏妇人违禁造卖,法宜处 死。宣王命将此女斩讫。其桑弓箕袋,焚弃于市,以为造卖者之戒。不在话下。 后人有诗云:

不将美政消天变,却泥谣言害妇人!

漫道中兴多补阙,此番直谏是何臣?

话分两头。再说那卖桑木弓的男子,急忙逃走,正不知:“官司拿我夫妇, 是甚缘故?”还要打听妻子消息。是夜宿于十里之外。次早有人传说:“昨日北 门有个妇人,违禁造卖桑弓箕袋,拿到即时决了。”方知妻子已死。走到旷野无 人之处,落了几点痛泪。且喜自己脱祸,放步而行。约十里许,来到清水河边。 远远望见百鸟飞鸣,近前观看,乃是一个草席包儿,浮于水面,众鸟以喙衔之, 且衔且叫,将次拖近岸来。那男子叫声:“奇怪!”赶开众鸟,带水取起席包, 到草坡中解看。但闻一声啼哭,原来是一个女婴,想道:“此女不知何人抛弃, 有众鸟衔出水来,定是大贵之人。我今取回养育,倘得成人,亦有所望。”遂解 下布衫,将此女婴包裹,抱于怀中,思想避难之处,乃望褒城投奔相识而去。髯 翁有诗,单道此女得生之异:

怀孕迟迟四十年,水中三日尚安然,

生成妖物殃家国,王法如何胜得天!

宣王自诛了卖桑弓箕袋的妇人,以为童谣之言已应,心中坦然,也不复议太 原发兵之事。自此连年无话。到四十三年,时当大祭,宣王宿于斋宫。夜漏二鼓, 人声寂然。忽见一美貌女子,自西方冉冉而来,直至宫庭。宣王怪他干犯斋禁, 大声呵喝,急唤左右擒拿,并无一人答应。那女子全无惧色,走入太庙之中,大 笑三声,又大哭三声,不慌不忙,将七庙神主,做一束儿捆着,望东而去。王起 身自行追赶,忽然惊醒,乃是一梦。自觉心神恍惚,勉强入庙行礼。九献已毕, 回至斋宫更衣,遣左右密召太史伯阳父,告以梦中所见。伯阳父奏曰:“三年前 童谣之语,王岂忘之耶?臣固言:‘主有女祸,妖气未除。’繇词有哭笑之语, 王今复有此梦,正相符合矣。”宣王曰:“前所诛妇人,不足消‘弧箕ゅ’之 谶耶?’伯阳父又奏曰:“天道玄远,候至方验。一村妇何关气数哉!”宣王沉 吟不语。忽然想起三年前,曾命上大夫杜伯督率司市,查访妖女,全无下落。颁 胙之后,宣王还朝,百官谢胙。宣王问杜伯:“妖女消息,如何久不回话?”杜 伯奏曰:“臣体访此女,并无影响。以为妖妇正罪,童谣已验,诚恐搜索不休, 必然惊动国人,故引中止。”宣王大怒曰:“既然如此,何不明白奏闻?分明是 怠弃朕命,行止自由。如此不忠之臣,要他何用!”喝教武士:“押出朝门,斩 首示众!”吓得百官面如土色。忽然文班中走出一位官员,忙将杜伯扯住,连声: “不可,不可!”宣王视之,乃下大夫左儒,——是杜伯的好友,举荐同朝的。 左儒叩头奏曰:“臣闻尧有九年之水,不失为帝;汤有七年之旱,不害为王。天 变尚然不妨,人妖宁可尽信?吾王若杀了杜伯,臣恐国人将妖言传播,外夷闻之, 亦起轻慢之心。望乞恕之!”宣王曰:“汝为朋友而逆朕命,是重友而轻君也。” 左儒曰:“君是友非,则当逆友而顺君;友是君非,则当违君而顺友。杜伯无可 杀之罪,吾王若杀之,天下必以王为不明。臣若不能谏止,天下必以臣为不忠。 君王若必杀杜白,臣请与杜伯俱死。”宣王怒犹未息,曰:“朕杀杜伯,如去藁 草,何须多费唇舌?”喝教:“快斩!”武士将杜伯推出朝门斩了。左儒回到家 中,自刎而死。髯翁有赞云:

贤哉左儒,直谏批鳞。是则顺友,非则违君。弹冠谊重,刎颈交真。名高千 古,用式彝伦。

杜伯之子隰叔,奔晋,后仕晋为士师之官。子孙遂为士氏。食邑于范,又为 范氏。后人哀杜伯之忠,立祠于杜陵,号为杜主,又曰右将军庙,至今尚存。此 是后话。

再说宣王次日,闻说左儒自刎,亦有悔杀杜伯之意,闷闷还宫。其夜寝不能 寐。遂得一恍惚之疾,语言无次,事多遗忘,每每辍朝。姜后知其有疾,不复进 谏。至四十六年秋七月,玉体稍豫,意欲出郊游猎,以快心神。左右传命:司空 整备法驾,司马戒饬车徒,太史卜个吉日。至期,王乘玉辂,驾六驺,右有尹吉 甫,左有召虎,旌旗对对,甲仗森森,一齐往东郊进发。那东郊一带,平原旷野, 原是从来游猎之地。宣王久不行幸,到此自觉精神开爽,传命扎住营寨。吩咐军 士:“一不许践踏禾稼:二不许焚毁树木;三不许侵扰民居。获禽多少,尽数献 纳,照次给赏;如有私匿,追出重罪!”号令一出,人人贾勇,个个争先。进退 周旋,御车者出尽驰驱之巧;左右前后,弯弧者夸尽纵送之能。鹰犬藉势而猖狂, 狐兔畏威而乱窜。弓响处血肉狼藉,箭到处毛羽纷飞。这一场打围,好不热闹! 宣王心中大喜。日已矬西,传令散围。众军士各将所获走兽飞禽之类,束缚齐备, 奏凯而回。行不上三四里,宣王在玉辇之上,打个眼眯,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 面冲突而来。车上站着两个人,臂挂朱弓,手持赤矢,向着宣王声喏曰:“吾王 别来无恙?”宣王定睛看时,乃上大夫杜伯,下大夫左懦。宣王吃这一惊不小, 抹眼之间,人车俱不见。问左右人等,都说:“并不曾见。”宣王正在惊疑,那 杜伯左儒又驾着小车子,往来不离玉辇之前。宣王大怒,喝道:“罪鬼,敢来犯 驾!”拔出太阿宝剑,望空挥之。只见杜伯左儒齐声骂曰:“无道昏君!你不修 德政,妄戮无辜,今日大数已尽,吾等专来报冤。还我命来!”话未绝声,挽起 朱弓,搭上赤矢,望宣王心窝内射来。宣王大叫一声,昏倒于玉辇之上,慌得尹 公脚麻,召公眼跳,同一班左右,将姜汤救醒,兀自叫心痛不已。当下飞驾入城, 扶着宣王进宫。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髯翁 有诗云:

赤矢朱弓貌似神,千军队里骋飞轮。君王枉杀还须报,何况区区平等人。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