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无双 第12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3-19 11:18:03

不要天真的以为大明朝的这些官员都是像他们所说的那般清高,可能他们自己是没有直接从事各种买卖,但都是以家仆、族人等等去经商,自己在幕后遥控指挥。

如果仅仅只是靠着收地租的那点收益,这纵然是家里面有良田万顷也无法支撑起这些官员过上体面的生活。

更何况有时候想要往上爬的话,这各种各样的人情往来可是非常花钱的。

历史上唐伯虎和徐经去拜访同乡的主考官程敏政,向程敏政这边要了点墨宝也就是几个字,徐经这边就留下了几百金,由此可见这是非常花钱的。

可能你为了拉上一个关系去拜访某个同门、同乡什么的,这随便出手都几百、几千两银子,否则根本就拿不出手,要知道此时白银还没有大规模的流入,白银的价值极高。

不经商、不做买卖的话,这大明朝的官员即便是家里面有大量的免税土地也是吃不消的,毕竟土地的收益实在是太少了,一年收一次地租,而且还收的是粮食,要弄到银子实在是太难了。

但经商就不一样了。

明朝官员、权贵、王室宗亲最常做的生意,就是盐的生意。

盐铁自古以来都是朝廷专营的,就是垄断的生意和买卖,普通人不允许参与盐铁的买卖之中。

并且明朝实行盐引制度和灶户制度,灶户在一个个盐场里面日夜不停的煮盐,这是生产盐,然后那些官员、盐商、权贵等等则是靠盐引从盐场里面提盐出来。

也就是说他们获得盐根本不是用钱去买的,只要手中有盐引就可以了。

所以这些官员、权贵、王室宗亲等等都会时常向天子奏乞、请讨的方式索要盐引,而天子也经常会以盐引来奖励、赏赐这些人。

可以说这些人拿到盐的成本几乎为零,然后拿着盐引去盐场提盐的时候,他们又往往会多占多得,本来只有一引的盐,他们提出来的时候往往都可以提到三引、四引,有些甚至于只是拿点盐引意思下,随便去装。

而这些提出来的盐,他们甚至于都不需要自己去卖,转手卖给盐商,一斤盐卖个十几二十文,这就是妥妥的暴利,非常的赚钱。

有些权贵甚至于直接垄断某些地方的食盐,将这些地方的食盐价格抬升到几百文一斤,这里面的利润超乎想象,比起后世卖面粉都要赚钱。

现在看到办这个纺织厂似乎好像也是非常赚钱的,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也是心动了。

比起搞盐什么的来,办这个纺织厂似乎好像也可以更复杂一些,盐引还是有些难得到的,毕竟天子也都知道这些事情,再加上现在盐引滥发,盐场根本就生产不过来,即便是手中有盐引。

你要是身份地位关系不够硬的话,直接让你排队都可以排到明朝这个公司倒闭了。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弘治朝的时候,纳粮开中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因为那些老老实实运粮去边镇换盐引的商人,即便是手中有盐引也提不出盐来。

盐场的盐几乎都让那些权贵、官员、盐业相关的各级官吏给侵占的干干净净,外人是根本就进不去的。

以至于纳粮开中维持不下去,边军连粮食都没的吃了,还能指望他们保家卫国?

而办这个纺织厂似乎好像也还可以得到不错的名声。

因为纺织厂需要大量的用工,可以给人提供工作,养活更多的人,这说出去的话,总归也算是还不错的。

尤其是像现在有大量流民的时候,这可是帮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也等于说给了很多活不下去的流民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到了刘健、李东阳、谢迁他们这个层次了,钱嘛,虽然还是需要的,但更多的也还是需要顾及下自己的名声。

仔细的想一想,这纺织厂有赚钱又还可以给自己带来不错名声的话,这个买卖就可以做,妥妥的可以做,即便是天子知道了,自己也是可以理直气壮的去说。

他们三个在盘算着也来学习这个联合纺织厂开工厂的事情。

这边弘治皇帝同样也是在思索,思索这个工厂对于大明帝国意义,思索李原所说过的关于如何延长国运气数的话。

越想越觉得这看似不起眼的工厂,其实蕴藏着极大潜力和可能性。赚钱都是其次了。

更多的作用还是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社会效应。

以布匹来说,新式纺织机织布一匹布的成本可以降低到100文,这即便是卖120文都依然有着很大的利润。

而现在市场的布匹价格在300文,价格相差极大,如果有更多的这样的工厂,可以将布匹的价格大大的降低,这也意味着老百姓可以用上更廉价的棉布。

这种纺织厂生产布匹的速度又足够快,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布匹出来,至少来说让天下人都有御寒之物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了。

还有这个工厂,看起来占地不大,但却是可以雇佣大量的工人,让成千上万的工人有工作、有饭吃,提供大量的就业,而且在厂房里面劳作,这貌似无论是下雨还干旱,影响都不大,相比种地来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强的多。

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大明的人口很多,土地却是很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被死死的限制在农村,耕种着极少量的土地,饭都吃不饱。

如果这部分的人口能够释放出来,进一个个这样的工厂劳作的话,不仅仅缓解了各地的人地矛盾,而且这些进厂的人也能够有一份工作,可以吃饱饭,可以养家糊口。

想清楚这些,弘治皇帝的眼睛都亮了。

“原来如此!”

“这就是李原所说的变相增加土地供应缓解人地矛盾了,同时也是增加单位土地产出,延长国运气数了。”

弘治皇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登基十二年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了真正改变大明命运的希望。

“此子真是大才啊!”

弘治皇帝看向李原,满眼都是欣赏,这绝对是一个人才,一个难得的人才。

“朱先生,有何指教?”

被弘治皇帝看着,李原顿时就起毛了,这一个大男人看着你,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我想啊,既然我们的联合纺织厂如此赚钱,我们为什么不把大家的工钱给提高一些呢?”

“这赚钱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让人说我们吝啬、小气什么的,以我看啊,这工钱就定30文一天,还管一日三餐吧。”

弘治皇帝想了想说道。

“哈哈,朱先生,你是这联合纺织厂的大股东,当然你说了算,那就按照朱先生你的意思,给他们一天三十文的工钱,然后还管一日三餐。”

李原一听,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这弘治皇帝果然和史书上所说的一般,爱民如子,这工钱直接就给翻倍了。

“李青!”

“在!”

“你现在就去工厂门口这边张贴招工启事,同时也是派人去城内这边招工,按照大东家的意思,给一天三十文加管一日三餐和包住宿。”

李原也是立即对着身边的李青吩咐起来。

“是!”

李青一听,也是连忙去办理此事,开始去各处招工了。

PS:求票票、求收藏~~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