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理想年代 第第一百零六章

作者:peteone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2-06-04 10:51:35

第一百零六章

乡下孩子的童年比城里孩子幸福,我的侄儿子上完学,干点农活,余下的时间就是满山遍野地玩,到处都是游乐场,任何东西都可以是玩具,

8岁大的侄儿子在十几个同样大的孩子里充当老大,今天,他决定去游水,叫我代为牵牛。 没顶的河水,十五米宽,我不放心,又仍然不会水,硬拉着正吃素的米若斯换地方,到河边卧着,顺便说一句,“米若斯”是我给这头黑牛取的一个挺酷名字。

一群小泥鳅,晒得黑黑,赤条条地蹦进水里,转瞬换了几回泳姿,潜进水里,一会儿出现在另一头,拍起水花,洒向他们正在洗衣服的娘亲们,被溅一身湿的女人们大声骂着她们的“小兔崽子”,小捣蛋们吐着舌头,做着怪脸,又扎进水里。

我在岸边哈哈大笑,米若斯边咀嚼着青草,边不置可否地望一眼。

只玩了半个时辰,侄儿子就上岸了,和伙伴们慢悠悠地品尝,让风吹干身上的水滴,阳光撒在皮肤上,好像一个个青铜做的娃娃。

侄儿子一个人跑过来,手捧着莲蓬,媚献给我这个叔叔,讨好地说:“小叔,吃莲蓬,刚摘的。 ”

“都没剥开。 ”我说。

“嗳。 ”小朋友乖乖地剥除外皮,我吃两粒,说:“有说吧。 ”

“叔叔,你教我的没有用,可可还是不喜欢我。 ”

我忍着笑。 说:“玩猪八戒背媳妇,你要她当你媳妇了?”

他泄气地说:“她不让我背,要小面窝背她。 ”

我呵呵一笑,说:“可可怎么就不喜欢你?”

“她说,小面窝地眉毛和他爸爸一样浓。 ”

“放心,小姑娘过几年就不喜欢那种类型了。 ”我仰天大笑地说,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大白兔奶糖。 说:“把糖分给你的小伙伴们吃,叔叔再教你一招。 经常送花给她,夸她漂亮,保证可可以后会喜欢你。 ”

侄儿子忽然问:“小面窝,我也要给他吃糖?”

我说:“要是大家都喜欢你,可可不就也喜欢你?小朋友都要有糖。 ”

他高兴地点点头,蹦蹦跳跳地回到他伙伴中间。

“王喜同志,你在教坏小孩子。 ”杨怀正笑眯眯地说。

旁边的王家湾谢大海村委。 打趣地说:“没关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谢大海身边的鲍海村村长鲍和平,说:“大海肯定说好,可可是他的侄女,以后你们就是亲家。 ”

我说:“小杨同志,出来散心?”

杨怀正说:“不是,我和两位村委在讨论修条水渠到田里。 ”

“你没来,我还能相信。 ”我x在米若斯身上。 说:“手上的黑手印证明你也不是来散步地。 ”

“都是冯立文这个鬼人,拉来施工队,没等谢村委安排就上工地。 ”杨怀正拍拍黑牛的背,坐在草地上,说:“他说,速度越快。 越节约钱。 话是这么讲,但是也等我协调好嘛。 ”

杨怀正虽然是政府派来地监督员,但在工地上更像一个书记,大小事情都要管着点

“他们又吵起来了吧,冯工又不是要换他们,找几个师傅过来带着他们做而已,有问题自己先解决。 ”我说。

“原来你都知道。 ”杨怀正说。

我摊开手,说:“我知道但是我不一定说,出问题你们自己找毛病。 ”

谢大海说:“还不是为了钱。 ”

鲍和平点点头,说:“两个村都想拿最多的工时。 说来说去。 是这个情况。 ”

杨怀正望着对面山上荒废的梯田,自顾自地说:“为农民兄弟还是这么穷。 ”

我觉得他很天真。 谢大海说:“改天包产到户了,情况兴许会好些。 ”

这话说得还有点早,几乎所有人都在第二年听说安徽的事,但真正实施还要等一年,我摇摇头,说:“包产到户也不一定解决问题,地太少,分到每户手里没多少了。 ”

这是真实的情况,包产到户在王家湾施行了二十年,并没有多大改观,就像小岗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一定吃得好,只有会吃螃蟹的人受益才最多,其实农村改革牵涉地问题很多,三农也只是其中之一。

鲍和平若有所思地说:“这样产量虽然上去,但是摊到每家其实没多大变化,何况还要交粮。 ”

杨怀正说:“对啊,如此看来南为橘子,以北为枳啊。 ”

“王喜同志,农村跟城市不同,就算是在三年灾害,城里人照样有定额,在农村真的要饿死人。 ”谢大海说:“收成多也好少也好,农民一辈子就在这地上。 ”

我说:“不种地还不是可以,羊毛出在羊身上。 ”

“你是说工业………………”杨怀正说。

我深深地鄙视了他一眼,说:“这里可是社会主义国家”——他嘿嘿一笑——“王家湾有两个优势,一个是武汉,一个就是那座山。 ”

杨怀正他们没猜出我的哑谜,没等他们问,我说:“先决的条件是王家湾离武汉很近,第二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吃山,水?”鲍和平问。

“问你们自己,这一代最有名。 ”我说:“答案就在那梯田上。 ”

为了学大寨,扩充耕地,几乎所有的山都被开垦成梯田,但提高的产量只是杯水车薪,反而水土流失很厉害,泥石流时有发生。

“谢村委,那片山上以前种得是?”我问。

“蔬菜和玉米。 ”谢大海说。

“我不是问二十年前,而是更早些,那里长着东西。 ”

“茶树,半山坡以前都是茶树,野生的,栽培的都有,九峰山绿茶,全国都有名,你地意思是把茶叶卖到城里?茶叶是卖不出价的。 ”

“你们卖谁?”我望着他说:“一年卖多少。 ”

谢大海说:“每年给土特产商店百来斤,才赚一百元,摘茶费时又费力。 ”

我说:“你知道土特产商店茶叶多少钱,全武汉又有多少人喝茶?”

他们摇摇头,杨怀正说:“难道要每家多种茶叶,卖给商店?”

“为不自己直接卖给喝茶的人,把包装好的茶叶自己拿到城里卖?”

杨怀正击掌:“好办法,按市价来卖,农民的收入增长不只一点点。 ”

谢大海补充:“种茶树刚好解决了富余村里劳动力,女同志也可以摘茶叶补贴家用。 ”

鲍和平说:“但是茶树要三年才能成熟。 ”

谢大海说:“后山一片野山茶够我们摘的了,两个村找几户人家先试试,如果好,再全村都干。 ”

我拍拍屁股,牵起米若斯往村里走,杨怀正跟上来说:“小喜同志,这主意就你想得出来,我服了。 ”

田福堂一个决定能影响一村人,我说:“谁出劳力多谁出劳力少,茶叶谁负责包装,谁负责运到城市,怎么卖,在哪里卖,卖多少,赚得钱谁分怎么分?为几分钱两村人差点翻脸,以后又怎么办?”

杨怀正站住,说:“那怎么办?”

我埋头往前走,说:“社队企业,生产资料统统集体所有。 ”

社队企业只是乡镇企业地雏形,管理相对松散,但对于刚起步的作坊式小农经济,已经是很大的跨步了。

到了村头,我侄儿子赶上来,气喘吁吁地说:“叔,可可还是不喜欢我。 ”

我问:“你送花了没有?”

“送了。 ”

“你夸她漂亮没有?”

“夸了。 ”

“你夸她了?”

“我夸她脸长得跟我母亲一样。 ”

“哎。 ”

在村里待了半个星期,我就回家了,星期一早晨,准时地出现在杂志社里,桌上堆着稿件已经半尺高,看了一上午。

王阿姨走到桌前,说:“小喜,这两天过得怎么样。 ”

“很不错,对工作重新充满了干劲。 ”我抬头看着她,说:“脑袋绷太久了,有点若释重负。 ”

“很好。 ”王阿姨微笑地说:“我这里有本九月刚出的杂志,你看看。 ”

我接过她手上的杂志,看了看封面,《传奇故事》这名字我没印象,翻开第一页目录,扫了一眼,最后长篇连载的小说吸引了我的注意。

“《玉娇龙》?”

刚读第一页,我就知道结果,放下书,对笑mimi的王阿姨,摇摇头,慢慢地说:“王姨很生气,后果很眼中。 ”

————————————————————————————————

工地太忙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才写一章,有点过不去,周末尽量更新吧。

...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